第183章(2 / 3)
提起笔,在信纸上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
“备久慕卧龙先生高名,两次拜谒不遇空回,深为遗憾。”
刘备本是汉室宗亲,眼见着朝纲崩坏,群雄并起,各自割据一方,混乱不堪,而那些恶党更是肆意妄为,欺凌君主,这让刘备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惊惧和痛苦,仿佛心胆都要碎裂一般。
尽管刘备心中怀有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但实际上却缺乏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深感钦佩。他仰望诸葛亮的仁慈和忠义,感慨他能够如吕望(姜子牙)一般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施行子房(张良)那样宏伟的谋略。
如果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佐,那么天下将会因此而受益,国家社稷也将因此而得到拯救。
于是,刘备先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期望,然后将其交给了诸葛均,并道:“烦请将此信呈递给令兄,刘备就此告辞了。”
诸葛均和童子一同将刘备及其随行的三人送至门口。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踏着歌声缓缓走来。
童子见状,赶忙指着老者对刘备等人道:“看,老先生来了。”
只听得那老者歌声悠扬,唱道: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日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扬扬的雪花如同鳞片般飞舞着,转瞬间便覆盖了整个宇宙。
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一个骑着毛驴的身影缓缓走过一座桥。他悠然自得地哼着曲,似乎对周围的美景毫不在意,只是偶尔会发出一声轻叹,仿佛在为那瘦骨嶙峋的梅花感到惋惜。
关羽看到这个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于是他转头问诸葛均:“这位老先生是谁呢?”
诸葛均微笑着回答道:“这位便是家兄的岳父,黄承彦老先生。”
关羽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先生与诸葛亮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
这时,黄承彦慢慢地走近,从毛驴身上下来,然后恭敬地拜见了刘备。
刘备见状,连忙起身还礼,并对黄承彦道:“适才听到黄老先生所吟之句,真是妙不可言啊!”
黄承彦微微一笑,谦虚地:“我只是在婿家中观看《梁父吟》时,偶然记得这一篇罢了。”
接着,他又解释道:“刚才路过那座桥时,我偶然间看到篱笆之间的梅花,有感而发,便随口吟诵了出来。没想到竟被您听到了,真是惭愧啊!”
刘备听后,对黄承彦的才华越发钦佩,他接着问道:“不知老先生是否见过令婿呢?”
黄承彦点点头,回答道:“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探望他。”
刘备听后,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但也只能长叹一声,然后带着关羽和张飞,满脸失望地踏上归途,返回新野。
时光荏苒,转眼间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悄然来临。然而,刘备却始终未能等到诸葛亮的消息,他的心中越发焦急起来。
一向不信鬼神之的刘备,此刻也不禁有些动摇。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请来一位卦师,希望能通过占卜来得知诸葛亮的归期。
卦师来到后,焚香祷告,然后开始摆弄起手中的龟甲和蓍草,口中念念有词。过了好一会儿,卦师突然面露喜色,对刘备道:“明公,卦象显示,四日之后便是吉期,此时主公宜出行。”
刘备闻言,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他连忙道:“好!”
接着,刘备又吩咐道:“从今日起,我要斋戒三日,以表诚意。”
“斋戒三日……”刘备喃喃自语着,仿佛已经看到了与诸葛亮相见的那一刻。
“再往卧龙岗拜见孔明。”刘备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待卦师离去后,关羽和张飞走了进来。他们看到刘备那副喜出望外的样子,心中都有些不忿。
张飞首先沉不住气,他斜眼看向刘备,嘟囔道:“大哥,俺老张可憋了一肚子话呢!”
关羽见状,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对刘备道:“大哥,关羽几番忍耐,今日不得不进一言。”
刘备见状,心中有些诧异,他看着关羽,问道:“二弟,有何事要讲?”
关羽深吸一口气,道:“兄长两次前往卧龙岗拜谒孔明,其礼实在太过。我担心那诸葛亮不过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所以才故意避而不见。”
刘备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二弟对《春秋》可谓是熟读于心啊,但你难道不知道吗?昔日齐桓公为了见到一位东郭野人,可是历经了五次拜访才得以相见呢。”
接着,刘备又笑着道:“更何况我想要拜见的人,可是当世的大贤啊!哈哈哈……”
听到刘备的话,张飞大手一挥,豪爽地道:“既然如此,那这次就不需要大哥亲自前往了,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