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2)(1 / 2)

加入书签

    (传一·十四)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隐公(经二·一)二年

    春,公会戎于潜。

    (经二·二)夏,五月,莒人入向。

    (经二·三)无骇帅师入极。

    (经二·四)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经二·五)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经二·六)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经二·七)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经二·八)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经二·九)郑人伐卫。

    (传二·一)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传二·二)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传二·三)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传二·四)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传二·五)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传二·六)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传二·七)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隐公(经三·一)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经三·二)三月,庚戌,天王崩。

    (经三·三)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经三·四)秋,武氏子来求赙。

    (经三·五)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经三·六)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经三·七)癸未,葬宋穆公。

    (传三·一)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传三·二)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传三·三)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传三·四)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传三·五)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於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传三·六)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