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专访!皇帝的後宫!(六千字不败大章!)(4 / 5)

加入书签

董茜:“现在做也可以,电影导演不只有你一个?”

沈三通:“能给观众提供好体验的,我不是自夸,我确实独一份。”

董茜:“你很重视观众体验,不在乎自己的表达吗?”

沈三通:“有观众看,才有表达的基础。拍出来没人看,表达再多也没用。”

董茜:“你不喜欢用港台演员,外面说你有偏见,你有什麽想说的?”

沈三通:“我只从电影角度考虑,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可以嘻嘻哈哈,可以随便恶搞,电影不行,观众对代入感要求很高。”

“普通话说不好,会影响观众代入。”

“港台明星,一些有号召力的,我花个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请他,他能带来对应的票房吗?”

“当然许可导演的狄仁杰系列《通天帝国》,导演是港岛人,演员有刘佳玲丶梁家辉,我个人没有偏见。”

“单纯从电影考虑。”

董茜:“你一直在强调观众认可,你的商业,你的日常活动,甚至电影选题丶选角,也都是从观众出发,你不觉得把自己捆绑住了吗?”

沈三通摇头:“我很自由。”

董茜:“我看到的是束缚,你小心翼翼,没有沉浸在自我的表达。”

沈三通:“对于我来说,电影就是玩,追求理想,不受拘束。”

“而得到自由,驾驭自身想法,做出取舍,是最基本的能力。”

董茜:“你的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好成绩,在海外也取得好成绩,也是你玩出来的吗?”

沈三通:“是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对此的理解是,本民族美丽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自己感觉到美的,好的,美好的,才能打动别人。”

“说白了,就是好玩。不用刻意去做什麽,反而要刻意的不去做什麽。”

董茜:“不做什麽?”

沈三通:“我们生在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

“只要原汁原味的呈现,就能代表大多数人兴趣,审美。”

“反而要刻意避免去做西方文化的拙劣模仿者。”

“具体来说,我刚刚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那些问题,首先,是发展的问题。”

“进城打工比在庄稼地里干活赚得多,能获得更好的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进城,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基础建设和教育丶医疗。”

“成就是第一位,问题是第二位。”

“尊重现实,观众才有带入,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把发展的成果展现出来,就有力量。”

“不用刻意做,正常反应我们发展成就,比如航天,比如月初的南极站建立,都是很好的素材。”

“去年我拍了一部戏,进入到一个几十年前建造的工程,816工程遗址。五十年前建造的。”

“那个时候,我们机械设备很少,却挖出了一个超乎想像的工程。”

“我们热爱的,心潮澎湃的,美好的就是价值所在。”

董茜感觉到了冲击,沈三通观点和她所认知的电影圈,甚至文艺圈,颇有些格格不入。

董茜:“很多人批判你,你有没有想解释的?”

沈三通:“没有。”

董茜:“为什麽?”

沈三通:“诬陷我的人,比我更知道我有多冤。”

“我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成功,让他们难受去吧!

董茜:“批判你的人当中,有很多你母校的老师,你也不在乎吗?”

沈三通:“那只是小部分,一些媒体平台放大了这部分声音。很多老师支持我。”

“反对我的人,这些人有很多相似特徵。”

“第一只能嘴,不动手。第二只批评,不建设。第三只解构,不建构。第四索取,不创造价值。第五玩文字游戏,不遵从逻辑。”

董茜提醒:“很多老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他们也在产出价值,只是并不立刻见到。”

沈三通表示自己知道,仍然继续道:“这些人还有相同的特点,往往强调电影的文艺属性。”

“我不赞成商业和文艺的电影类型划分,也是这个道理,二元对立。”

“强调特殊性,而且最好是没办法量化的。“

“就和很多年前,强调自己是秀才,是读书人,所以不该交税,应该优免。”

“这部分老师在拖后腿,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强调艺术,产出的电影没有反应实际生活。”

“我听很多老师亲眼见过,有灵性的学生,被一些强调文艺丶艺术属性的老师,把灵性磨没了。”

“变成了反对机器,变成了固定模具。”

“对于任何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