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恐怖统治力,虎狼之词(13)(2 / 3)

加入书签

骂一句怎么了,他反而觉得陈郝有问题。

没点尊卑概念。

最近还和他闹矛盾,给脸不要脸。

说白了,就是戏子。

放在本子,什么都不是。

本子再牛的戏子,收入再高,也没法和他这样的公司老总结婚。

取个戏子回家,会被笑死的。

陈郝见他连个道歉都没有,愤怒离去。

哗啦!

伍克搏把另一个杯子也摔了。

看沈三通过得好,比他自己过得不好还难受。

挖走王晶,全便宜了沈三通,让他踩着华夷上位。

最近快一年时间,《夜宴》之后华夷缓过气,连他的老二位置都要抢走。

八嘎!

八嘎沈三通,看不起港圈,更看不起有日资背景的他。

最最坑爹的是,他了大价钱,被王晶那个娘们耍了,连个账都没法查。

黑。

太他娘的黑了!港岛。

王景在忙着犯罪黑帮片《卧虎》。

他这两年是尽量拍片,电视剧、电影不怕烂,有活有工开,让港岛幕后能活下来。

收到消息,心里早就预料,但还是惊讶。

这意味着内地新的商业化道路走出来了。

不是堆大明星、大投资、大场面。

而是做好基础的。

从有地域、文化鸿沟的喜剧入手。

喜剧本身就有地域性,文化限制。

一部戏内地好笑,港岛可能觉得无聊。

反之,也是如此。

区域间的障碍,也是一种文化保护。

非常适合以小博大。

沈三通自己两部戏,再有宁昊这一部戏。

三次成功,这条路彻底走通了。

王景看过石头,有鲜明的沈三通风格。

他大致总结的沈三通风格,好比他在外面旅游。

很容易区分韩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

甚至内地人、港岛人、弯弯人,他也能看出分别。

特别是年轻一代。

沈三通电影就是有一种气质,一看,就是他的风格。

但是,王景觉得,沈三通只是在风格上做了要求。

他只是做了监制的工作,导演还是宁昊。

从故事结构上,是多线叙事。

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的那种结构。

叙事手法,很明显不是沈三通式的故事。

沈三通喜欢简单故事,藏着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从超市、生快皆是如此。

石头也有一点,但王景相信如果是沈三通,不会搞多线叙事。

信息太多,太复杂,有门槛。

从沈三通放出的三支预告片,就能看出一二。

为了淡化复杂叙事,给出很多精彩片段。

先抛出一些信息出来,省的观众看得时候,接受的信息太多,看不懂,接受不了。

票房来看,沈三通策略很成功。

王景想了想,给沈三通发了个恭喜短信。

把想法写在上面,表明愿意一块推动电影发展。

走到这一步,沈三通已无人可当。

小成本喜剧让他走通了,已经有了自留地。

因为文化不同,这个自留地港圈没法进入。

如果《赤壁》也能成功,那就更不得了。

意味着本土大片这条路也走通。

关键是一两次失败伤不了当下的沈三通,他可以退回舒适区继续积累。

程龙能闯好莱坞成功,就是有港岛本埠和外埠输血,让他失败后有地方恢复。

相比石头的成功。

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和好莱坞角力,都不算什么。

石头成功,意味着沈三通有了内地电影统治力。

一如当年的程龙,周星驰,要什么有什么。

内地黑道上不了台面,没法用盘外招去打破,或者抢夺沈三通电影的利益。

那么就要适应他,和他定的规矩。

7月31日。

一早。

沈三通收到王景短信,助理给他整理的。

好几百字。

读完,感慨王景眼光确实厉害。

猜中了宣传思路。

多线叙事这种比较高级的叙事手法,精彩点提前透出去,依然可以让观众大呼过瘾。

其他的,言过了。

吹得他不好意思。

没什么所谓长远规划。

以小博大也不是深思熟虑,纯粹是前世很多成功的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