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章 我不嫁人(1 / 2)

加入书签

她手里攥着那份合同,边缘已经起皱,墨迹也晕开了一些。

“爸,这真是正经生意……是合法的出口代工,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我只想做点事,不想一辈子困在这小院里……”

“正经个鬼!”

苏德文抄起墙角的扫把,竹柄带着风声,冲着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就是一通乱砸。

金属撞击声哐当作响,针头崩飞,机头歪斜,踏板断裂。

“明天去把营业执照给销了!

安安稳稳嫁人去,找个老实本分的,生儿育女,别在这瞎折腾!

听见没有!”

“我不嫁人!”

苏晓玥仰起头,声音尖利。

话音没落,扫把已经抽在她的背上。

一声闷响,衣料裂开一道口子,皮肤火辣辣地疼。

苏晓玥咬着牙,牙关紧闭,嘴角泛白,却始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她不躲,也不哭,只是用沉默对抗着父亲的暴怒。

刘小英扑过来想拦,却被苏德文一把推开,踉跄几步撞在墙上。

她扶着墙喘息,声音抖。

“都是你惯出来的!

整天教她做这做那的衣服,画图样、裁布料,学那些洋气的款式……能有啥出息!

现在好了,惹祸上身!”

“怎么了?”

刘小英突然吼了出来,声音都变了调。

“难道要她像我一样,一辈子困在这渔村里,面朝大海,背扛咸风,啥也干不了!”

她猛地转身,脚步踉跄地冲到那口老旧的樟木柜子前,膝盖磕在柜角也浑然不觉。

她弯下腰,双手用力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出“吱呀”

一声刺耳的响。

灰尘扬起,在阳光下飘浮如细雪。

她的手指在一堆旧衣和杂物中翻找,指尖触到一本硬皮册子时微微一颤。

她小心翼翼地把它抽了出来,轻轻拂去封面的积尘。

那是一本早已泛黄的册子,边角卷曲。

封面上四个字依稀可辨:《海市服饰》。

“你看看!”

她哽咽着,双手颤抖地将册子翻开。

“这是当年我的设计!

是我一针一线画出来的梦!”

几张手绘的时装图样随之飘动,泛黄的边缘在从窗缝钻进来的海风中轻轻颤动。

苏德文愣住了,手僵在半空,脸上的怒意凝固成一片空白。

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那些图样。

那上面画的,根本不是渔村女人常穿的粗布衣裳,也不是乡间大嫂缝的土气罩衫,而是一条条线条流畅、剪裁讲究的现代时装。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衣服,更不敢相信,这些出自他妻子刘小英之手。

“妈……”

苏晓玥低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她缓缓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几张图纸。

忽然,她的目光停在每张图纸的右下角。

那里印着一行小小的钢印字,虽已褪色,却依旧清晰:“优秀作品”

她的心猛地一沉,随即又狠狠提起。

原来,母亲曾经那么靠近过梦想。

“那时候,我是班里最拔尖的学生……”

刘小英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

“六六年,学校关门了,所有档案封存,我被分去了纺织厂当工人,日日与梭子和布机为伴。”

她的泪水终于决堤,啪地一声砸在泛黄的图纸上。

“后来,我嫁到这里,嫁给苏德文,生下晓玥,我认命了……可现在不一样了!

时代变了,机会来了!”

“我闺女有天赋,有脑子,凭什么不准她拼一把?凭什么让她也像我一样,把梦想埋进泥沙里?!”

苏德文呆立原地,脸色由青转白,嘴唇微微哆嗦。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手掌,那上面布满老茧和裂口,是常年捕鱼、补网、扛风浪留下的痕迹。

他又看了看院子里站着的几个乡亲。

他们有的低头抽烟,有的远远张望。

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扫把,“哐当”

一声扔在墙角。

转身大步走向堂屋,一脚踹开房门,又“砰”

地一声狠狠摔上。

夜里。

小屋中,一盏煤油灯昏黄地亮着。

苏晓玥伏在斑驳的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削得尖细的铅笔,正专注地修改一张图纸。

她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手抄笔记,纸页黄,字迹工整,密密麻麻写满了裁剪要点、面料配比、国际潮流趋势。

那是母亲几十年偷偷记录下来的经验与知识。

就在那本笔记的中间一页,一行字在灯光下格外显眼,墨迹比别处更深:“1983年,服装配额制度”

她终于懂了,为什么林宴龙急着在内地建厂?

为什么他愿意出高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