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安边大计(1 / 2)

加入书签

她指尖轻点纸面。

“打仗时上前线,冲锋陷阵;闲下来就翻地、播种、浇水。土豆三个月就能收,耐寒耐旱,冻不死,踩不坏。就算土地贫瘠,也能活。总比成日等粮车千里迢迢送来,风吹雨打还不一定到得了吧?”

黎安盯着那三个字,心跳也不由加快。

他反复咀嚼这名字背后的含义,越想越觉得可行。

若真能推行,边关粮草自给自足,军饷压力大减,军队士气也会提振。

这不只是省银子,更是安边大计!

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

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父亲康国公商议,呈报兵部,争取尽早试点。

“说吧,”他往后一靠,懒懒地倚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木椅上,“这次,你想要铺子,还是田产?又或者,要我帮你办什么事?直说便是。”

宋绵绵摆摆手,嘴角微翘。

“不急,我没想好要啥。这买卖,得慢慢谈,才不吃亏。”

她说着,随手从怀里摸出一块乌木令牌。

她歪着头,饶有兴趣地打量着。

“这玩意儿咋用?是个信物?还是通行令?好使吗?能不能进你们国公府的库房?”

黎安突然凑近,动作轻悄,却让她心头一跳。

一股沉木混着雪松的冷香飘到她耳边。

“有事就掏出它,亮给该看的人,自然就懂了。它能替你说话,也能替你开路。”

说完,他又懒懒地缩回椅子,翘起腿,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黎大人,您这话跟猜谜似的,打一丈说八尺,听得人心里痒痒。”

宋绵绵嘟囔着,眉头微蹙。

刚想再追问几句,外头忽然传来陈氏中气十足的喊声。

“绵绵!快来搭把手,米缸空了,得抬米进屋!”

“来了!”

她应了一声,转身朝门口走,回头冲黎安挥了挥手。

“你先在这儿歇会儿,别乱翻东西,我马上就回。”

她一出门,黎安便缓缓起身,目光在狭小的屋内扫了一圈。

两张窄木床,床板已有些发黑,铺着粗布被褥。

两个矮木柜,柜门歪斜,似乎随时会掉下来。

一张桌子靠墙摆着,桌面坑坑洼洼,墨迹斑斑。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如此清贫之家,竟能养出这般智谋过人的女子?

他忽然觉得,自己方才答应得一点都不亏。

床上有个奇怪的枕头,上面绣着只圆滚滚的小狗。

他走过去,站在床边低头看了看,伸手在床垫上压了压,试了试软硬。

又顺势伸了伸腿,把脚放上去比了比长度。

“挺牢实,睡着应该不晃,就是太短,腿都放不平,膝盖都得蜷着。”

干脆躺下来试试。

反正这屋里也没别人,她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他脱了鞋,侧身往床上一倒,把脑袋往那枕头一搁,嘴里还嘀咕。

“哟,还挺舒服。”

他眯起眼,嘴角微翘。

“比我的硬板枕强多了,那玩意儿硌得脖子疼,睡一觉跟上刑似的。”

果香轻轻绕着鼻尖。

他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呼吸渐渐平稳下来。

没多久就沉沉睡了过去,呼吸均匀而绵长。

等宋绵绵忙完前头的事回来。

推开屋门,屋里静悄悄的。

黎安歪在她床上,两条长腿无奈地蜷在床尾,脚几乎垂到了地面。

他头上戴着的幕篱也不知何时滑到了腰间。

窗外的阿跃蹲在窗台上,皱着眉,一只手扒着窗框,瞪大眼睛瞧着这一幕。

宋绵绵朝他竖起一根手指,轻轻“嘘”了一声。

她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轻手轻脚地在桌边坐下,掏出随身带着的炭笔,低头在纸上唰唰地写起来。

“土豆怕热,喜凉,种的时候深三寸左右,土要松软,忌积水……”

写几句,便停下来,微微皱眉,抬手揉揉酸胀的手腕。

天色渐暗,窗外的光由金黄转为灰蓝。

她起身点了一盏油灯,火光“啪”地一声亮起。

昏黄的光线洒在纸页上,映出她低垂的眼睫。

一炷香工夫过去,灯芯燃短了一截,屋里的影子也微微晃动。

终于,一本厚厚的小册子总算写完。

最后一页写完,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肩膀松了下来。

她低声叹息,把纸张仔细对齐,折好。

然后,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自己缝的牛皮纸信封。

把小册子小心地塞了进去,封口处还用浆糊黏了黏。

她刚把信封攥紧,一转身。

“啊!”

她猛地一惊,整个人差点后退一步,手一抖,信封差点掉在地上。

心跳骤然加快,胸口一阵突突直跳。

黎安不知啥时候醒了,半靠着那个绣着小狗的枕头,安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