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怎麽又硬了(2 / 5)

加入书签

在此时,熟美女子与小女娃也才刚刚抵达苏州城不久。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河流纵横,城内布局也一直保持着水陆并行丶河街相邻的格局,行人在城内,不骑马,常坐船,沿着自西向东的主干河道随波而行,便可见其小桥流水丶粉墙黛瓦丶史迹名园。

暮色时分,夕阳将落未落,霞光漫天,透过水雾,映于河面,波光粼粼,整片苏州城都仿佛笼罩在夕阳红霞之内。

而河道两侧,也皆是客栈酒肆,茶摊青楼,若有意者,自船上岸,便可随意揽阅。

大离从不宵禁,因此即便此刻傍晚,人烟也不见半点稀少,河道两岸,人声鼎沸。

河道两侧,则挂着一串串彩灯,遗留年味。

一艘船上,熟美女子穿着一尘不染的翠绿长裙,坐在小船侧方的木架上,撑着侧脸,望着沿途彩灯,语气稍显不满,道:“这年,过的真不是滋味,他呢,

不知踪迹,你呢,刚醒没几天,我呢,也才甩开归一老道士不久-—-没一个人过了个好年。”

熟美女子在京中帮了赵无眠盗取九锺,为防止被一窝端,两人分头而逃。

赵无眠去了哪里,熟美女子不知,但她为了减轻赵无眠的压力,可是一个人引走了归一真人。

她与归一真人从京师一路往南,辗转千里,最后归一真人忽然不追了,不是因为熟美女子甩开了他,而是归一真人得到了什麽消息,自己发现追错人了。

那已经是年前的事了,赵无眠那时潜入大内,遇见林公公,林公公便将他会挽月弦的消息,通过武功山在京师的分舵送到了归一真人手上,归一真人这才急匆匆又去了普地,也便有了太原的事。

那个时候,知道赵无眠会挽月弦的人极少极少,消息一直没传出去,便是熟美女子也不知,因此甩开归一真人后,她便回了江南,本想着赵无眠或许已经回来了,哪成想—————-回来的只有她一个人。

话音落下,坐在她对面的小女娃却压根没搭理她,而是小手轻提着团扇,慢哟哟给自己扇风,眼神望着河岸·—·

熟美女子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却见河岸一栋酒楼彩妆飘飘,门户大开,露出内里一处展台,三弦,拍板,琵琶等乐声顺着戏腔传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小丫头用团扇指了指楼内戏台,点评道:“中州腔,苏州戏,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可惜戏台上的这几人,水平不行—·

说着,小丫头微微抬手,姿态雅致,用着中州腔调唱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嗓音稚嫩,但这唱功姿态,可谓甩了那台上戏子不知多少条街。

熟美女子稍显无奈,俏脸倚着船尾,姿态慵懒,姿势凸显其姣好身段儿,口中则道:“这词,天下各地都没听过-—”-还不是他告诉你的?你这麽会唱,就不打算把这词发扬光大,传遍江湖?”

“你以为谁都有资格听我唱戏?”小丫头语气满是傲气,冷哼一声,便自戏台收回视线,转而看向河岸其馀什麽稀奇古怪的东西,口中则道:“你们两人入京盗取奈落红丝的事,在你回来之前,我可不知。』

“别怨我,这主意儿是他想出来的。”熟美女子淡淡一笑,顺手从怀中取了三块铜板轻轻一抛,抬手便隔空吸了两串糖葫芦,那三块铜板则顺势落进了小贩口袋里,小贩面容惊悚,惊为天人。

熟美女子分了小丫头一串糖葫芦,口中嘎嘣咬了口,便咀嚼着说道:“如今他失踪,脱身不得,也不知身在何处-不过最近有个江湖新秀,护送公主,诛杀归守,还会挽月弦,名为赵无眠,多半就是他。”

年前熟美女子的确不知赵无眠会挽月弦,但在忻州,赵无眠为了追额日格,

曾用了挽月弦,被陈期远的胞弟认出来,那时候可还有不少正道弟子在侧,因此一传十,十传百,过了这麽多天,这消息也就传到了江南,熟美女子也就知道了。

小丫头面容平淡,微微颌首,对此事显得漠不关心,只是一手拿团扇,一手拿糖葫芦,口中则道:“但他若还没死,不滚回来找我,跑去护送什麽劳什子的公主做甚?”

熟美女子抬手挽了挽耳边碎发,觉得有几分好笑,“你们两人都多久没见了?他找你又是作甚?把你当闺女养吗?”

小丫头不说话了。

熟美女子则继续道:“我在京师以南从未听说过他的事-—----所以他当初要麽往西去了晋地西凉,要麽往北去了燕云,要麽便是去了东海,江湖何其大也,想找个人,可是极为不易,但总不能不找,若赵无眠是他,他不联络我们,我们也总得去京师一趟寻他。”

小丫头笑一声,“他联络你又是作甚?你们两人什麽关系?他爱干什麽就干什麽,与你我无关。”

“嘿,刚刚不就说你一句,你怎麽这么小心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