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其意在心,其怒在人(2 / 4)

加入书签

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学会了月华剑,如今便到了感悟剑意那一步?”

“不差。”

苏总捕心底浮现几分怀疑人生,当初他将月华剑融会贯通,可是用了整整半年·—.这已经是极快的速度了。

月华剑一代代改良下去,早已是江湖最一流的武学,哪里是那麽容易学会的?

苏总捕抛出青冥剑鞘,面上恢复平静,做出高手气派,“嗯-—-—”-一个月,的确是挺快的,都快赶上我了———-但『剑意』这种东西,非一朝一夕可得。”

呛铛话音落下,苏总捕拔刀出鞘,“杀父之仇在身,我想诛杀乌达木,却也知我与他之间的差距,若想复仇,稳扎稳打绝无可能,唯有心怀死志,前而无退,方可有一线胜算··-抱着如此觉悟,我才创出一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刀法····

前而无退,便是我的刀意,也是我沟通天地之桥时的“道”,我如此说,你能明白吗?”

赵无眠眉,“也就是说,我若想沟通天地之桥,不仅需要『道』,也需将所会武功融会贯通,自创武学?”

“是,也不是。”苏总捕收刀入鞘,“等你有了自己的『道』,自创武学也不过随心而为,因为这门武学,就是你“道”的化身—-因此自创武学的过程,

便是你的『寻道之途”。”

赵无眠了然,月华剑,《五气经》,挽月弦,归根结底,是别人的-—--他人的武学之道,又岂能让自己身合天地?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归根结底,到了武魁那境界,便是“真·开宗立派”,那是要有自己的东西的。

而自创武学的过程,便是你结合自己的生平阅历,武者之心,一寸寸深挖,

一寸寸剖析,而后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武道之途。

自创武学,与所谓剑意刀意,不过是『悟道”后的具现化体现。

“那我感悟月华剑意,就没有一点用?”赵无眠稍显失望。

他的武道,已经到了瓶颈-—----没有记忆,那就不可能『悟道”,实力若想再更进一步,虽能继续磨炼筋骨,精进『技法”,但这法子不可能让他的实力质变。

“自然不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绝非虚假,林公公虽是你的手下败将,但在武道一途,无疑是远超你,我与许然的。”苏总捕一针见血道:“他自创《五气经》时,尚且结合百家之所长,小西天的『大罗弥天指』,剑宗的『离心离合刀』,都是他曾感悟过的——

未明侯如今已至天人合一,若想实力质变,感悟其他武学的『意』,便是唯一的法子,也可为你之后自创武学做积累。”

“『意』这种东西,太过玄乎,就算感悟到了,又能对实力起什麽作用?”面对当世武魁,赵无眠自是虚心求教。

现实不是打游戏,就算感悟了什麽『意』,也不会给你加层buff,拔高数值。

“『意』也,势也。”苏总捕忽的拔刀,刀芒瞬间袭向赵无眠脖颈。

赵无眠心头一跳,抬起剑鞘格挡,但剑鞘便如挡在镜中花水中月前,雁翎刀不知为何,还是穿过剑鞘,抵在他的脖颈之前。

“迷乱诡秘—-这可不是苏总捕方才所言的『前而无退”。”赵无眠望着脖颈的雁翎刀,面色不变,眉梢轻。

苏总捕露出笑容,以赵无眠目前的实力,肯定不至于被苏总捕一刀枭首,因此这不过是赵无眠主动放松,感悟刀意,如今一言点出,他果真是武道天才。

如今面对面有了交集,苏总捕才终是对赵无眠高看了几分-单是刀在脖前却不动声色的定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苏总捕乾脆利落收刀,“此乃西域刀法,我曾深入西域,探明圣教,与圣教教主申屠不罪对了几招,那时才刚入武魁不久,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荒而逃,却也知其武道之意,加以感悟,融于我之刀内。”

“圣教?申屠不罪?”赵无眠曾在《江湖豪雄榜》见过此人的记载,但还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说。

“一个武学天才,也是个武道疯子,武贞年间,横空出世,沟通天地之桥至今也有二十馀年—————”苏总捕微微一顿,而后摇头,

“西域距离中原太远,而且当初太祖高皇帝开国时,就有问题遗留··

一位从龙的异姓王被封到西域,那里太偏僻,便渐生不满,这麽多年,一步步自立军阀,虽还在朝廷管控,却早已听调不听宣,等到景正年间,朝廷已经近乎失去了对他们的统治力,先帝曾想收复西域,却没成,而申屠不罪,想必就是那位异姓王用以管控江湖的棋子,也可以说是『红花棍』。”

赵无眠眉,武贞,其实就是太祖高皇帝在位时的年号,那时的遗留问题,

自然也会落到洛朝烟的肩膀上。

这麽一个划疆而治的军阀势力,赵无眠就不信他对江山没有一点兴趣-----最好的法子,就是在他露出猿牙之前就解决了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