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登基大典(4 / 4)

加入书签

兵部侍郎田宋卿,身着红色官服,靴子也是乾乾净净,但他身旁的儿子田文镜就没这麽讲究,一走一个乌黑足印,看得田宋卿眼眶直跳。

他想教训田文镜几句,但一想到老友梅立均的儿子梅崇阳身死偏头关,时至今日连个尸首都没有找回来,又不忍再说自己儿子什麽——----还活着,就比一切都重要。

自内门到太极殿的这段路程,有朝臣朝田宋卿搭话,“田侍郎,你可见梅郎中?”

都知道田宋卿和梅立均因为有个元魁儿子,关系不错。

田宋卿轻叹一口气,“自那日昏迷,他醒后便郁郁寡欢,如今已经告假回乡去了。”

闻言,搭话那人也是叹了口气,摇摇头,也不知该说什麽好,最后才憋出一句,“儿子是英雄-————-但对于亲爹而言,显然不是什麽容易接受的事,还望梅郎中尽快走出来吧。”

一路闲聊,才来至太极殿前。

殿前筑起了高耸入云的承露盘,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台子上放着盘子,所谓“服用仙露,其寿无疆”,也就是图个迹象寓意。

教坊司百位身着花裙的舞女乐师,准备好乐器,站于太极殿的台阶之上,莺莺燕燕,是惹眼,每位舞女乐师皆是容貌秀丽,姿态高雅。

不过她们站在这儿,也就是一个礼节性的象徵,是不能真正奏乐跳舞的先帝驾崩一月,表面上此刻全国都在服丧,自是不能表现的太欢快,此刻到场,

显得隆重体面即可。

太极殿前已是人头涌动,却并然有序,三公九卿,六部要员,按着文武之分,分别侍立在遇到东西两侧,等着洛述之祷告完毕。

按照礼法,洛述之得去先帝与神灵的牌位前祷告小半时辰,而后才能穿上龙袍,来太极殿正式举办继位大典,在此之前,不得入太极殿。

田宋卿领着儿子加入队列,以他兵部二把手的品级,站在前列,抬眼看了几眼,旋即眉梢轻,低声朝身旁的兵部尚书问道:“怎麽不见苏总捕?他身为三品大员,此刻不来,成何体统?”

兵部尚书神情平淡,道:“告病了。”

“告病?苏总捕堂堂武魁级别的高手,怎麽会生病?还是觉得应当由公主即位?”

兵部尚书淡淡“嗯』了一声,“当初先帝驾崩,苏总捕鼎力支持公主,如今心底过不去这个坎,也正常。”

“嘿-—-”-心里再怎麽过不去,也得给太子一个面子啊?太子兴许不会记得谁来了,但肯定记得谁不来。”

“苏家人,性子都比较执,当初的苏家家主苏宗儒不也一样?”兵部尚书轻叹一口气,“苏宗儒不到四十岁便是顶尖宗师,按理说,六十岁之前,他是有资格沟通天地之桥的,他可是靖难功臣,先帝不可能不给他九锺感悟。”

“说起来,太子与苏总捕也是血亲---苏总捕怎麽就支持公主,而不支持太子呢?”

“他们皇家的事儿,谁能说得清。”

两人窃窃私语,小声交谈。

而在一处殿内,洛述之身着丧服,跪坐在碑位之前。

大离建国不到六十年,算上光佑帝,也才只有三任皇帝。

在世人看来,光佑帝还没死,所以碑位上其实只有太祖高皇帝与景正帝,倒是显得冷冷清清。

洛述之身旁,乃是同样身着丧服的林公公与诸多礼部要员。

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一丝杂音。

便在此时,有个小太监入殿,当着一众礼部大臣的面,来至洛述之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惹得礼部大臣们眉梢紧。

洛述之听了一会儿,眉梢轻,看了小太监一眼,“此话当真?”

“他并未隐瞒身份,只是——”那小太监一阵犹豫,而后才低声道:“无人敢拦。”

洛述之收回视线,不再多言,只是望着碑位,点燃三柱香,恭恭敬敬将其插在坛中。

随后他长身而起,轻轻抬手,“更衣。”

当即有人托着华贵服饰而来,有冕有衣。

冕有十二玉藻,长度及肩。所谓玉藻,指的是用五彩丝条作为垂绳,每条垂绳要贯串玉珠。衣上则要刺绣十二种图案,有日丶月丶星丶龙丶山丶火等,除了内外衣,还有蔽膝丶裳丶大带等配件,极为繁琐。

洛述之看向林公公,低声道:“赵无眠入京了。”

林公公面色平淡,沉默少许,而后默默向后退去,直至离了大殿。

等林公公离去后,洛述之才张开双臂,由人服侍着穿衣,片刻之后,又后退一步,摇头笑道:“这衣服太繁琐,待穿上后,如厕都不方便,看来等登基大典结束后,我得少吃点,以防吃坏了肚子,在天下前出了丑——”

这话便是想去上个厕所。

周围礼部官员与太监宫女们自是不会阻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