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玉如意,碎於无极(3 / 6)

加入书签

可闻,直到报信守卫狂奔进殿,因为太过匆忙还噗通摔了一跤,又连滚带爬到大殿中心,才双膝下跪,双手紧紧着一封战报,口中喊道:“晋王勾结戎族,致使偏头关被破,戎族大肆入关,屠城杀将,两万边关将士,目,目前一万馀人,尽数殉国!”

话音落下,朝中还是落针可闻,即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沈丞相也是一脸错愣。

直到兵部尚书忽的就冲到传信守卫面前,双目赤红,面色狞,直接揪起传信守卫的衣领,大喝道:“偏头关阻挡戎族五十馀年,怎麽会破!?”

“晋,晋王勾结戎·——”

“老子知道!!!”兵部尚书一把拧起守卫,吼道:

“勾结戎族!?晋王凭什麽!?就凭他当不了皇帝?就凭他野心暴露害怕被清算!?他是边关藩王,执掌二十万大军!他怕什麽被清算!?嫡公主就算上位,只要他不谋反,那也就敢用怀柔之策!!!”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兵部尚书觉得只要晋王在洛朝烟登基后老老实实就没事儿,但晋王或许并不这样觉得———-你是你,他是他,你们两人立场不同,就注定不可能感同身受。

因此兵部尚书说这话,也只能证明他此刻失去了冷静,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了。

沈丞相最先恢复冷静,微微抬手,“不知其中详情,谁也不知晋王为何会勾结戎人——-只是他若勾结戎人,那便乾脆一不做而不休,连同宁武,雁门一同放弃———-那两关,如今可是破了?”

那传信守卫涨红着脸,也是满眼惊骇,闻听此言便答道:“雁门关,宁武关分别由董玉楼将军与姜荣高将军看守,还未传来被破的线报———”

兵部尚书一把松开传信守卫,吹胡子瞪眼,“姜荣高是老子帐下出去的!他要是敢勾结戎人,

老子非得砍了他三条腿!”

晋地三大关,其中两大关由董家兄弟把手,宁武关则是朝中派人----毕竟把边关全权交给一个藩王,明显不合适,朝中不可能不派人干涉。

但没人会谎报军情,因此朝堂瞬间便哄吵起来。

国本之事,和戎族入关比起来,屁都不是。

镇守大离边关五十馀年的偏头关竟然被破,这是甲子来戎族第一次入关,在场群臣难免心生慌乱。

“如若董玉楼也投了戎人,雁门被破,只余宁武,南北包夹之下,定然也要被破关,至此,晋地三大关均要告破,戎族便可一路长驱直入,攻进中原!”

“中原还有山海关,由五万中央军镇守,乃中原第一大关,戎人蚕食晋地,定然还需要时间消化,不可能那麽快打进山海关内。”

“这可未必!戎人难道不明白一鼓作气的道理?此刻破关,他们定然集结大军,少说十万馀人,单靠山海关,又能撑多久?”

『那就调兵!燕王的北云骑!蜀王的玄虎军!还有西南军与东南军,快快安排粮草,调兵前去晋地守我大离江山!”

“哪个部队此刻距离普地最近!?”

“中央军抽调不得,那就只有——十万楚军。”

群臣讨论的热火朝天,但要想拿个章程出来,明显没这麽简单。

归根结底,就是少一个话事人——少个能当家做主,敲板立计的皇帝。

就连沈丞相如今也是眉梢紧,怎麽也想不明白,晋王为何要勾结戎人。

便在此时,一道由内息裹挟的尖细嗓音,压下了所有人的争吵声。

“太子到朝堂又是一寂,不可置信闻声看去。

洛述之身着四爪蟒袍,面色苍白,双手负在身后,自侧殿不快不慢走来,长靴踩在地砖上,发出『啪啪”的轻响,回荡在落针可闻的朝堂内,

洛述之的步伐很是平静,脸色也是波澜不惊,一片平静,宛若他来了,主心骨便有了。

只是时不时咳嗽一声,加之极为苍白的脸色,才能看出他此刻仍旧是抱病之躯。

苏总捕身为三品大员,站在殿内前列,见状眼眸微凝,负在腰后的手五指如勾。

继而便看林公公手持佛尘,跟在洛述之身后,用眼角馀光望着苏总捕。

苏总捕面色波澜不惊,片刻之后,才无奈放松,腰后的手掌恭敬垂在身侧。

洛述之走至龙椅之前,转身望着朝中大臣,扫视了一眼他们面上的神情,均是满脸错愣,不可置信。

他温和一笑,“我还不曾继位,这龙椅,我便不坐了,朝中有事,我站着与诸位相商便好,总不能在我这代,乱了皇家礼法。”

洛述之此话一出,朝中诸位大臣也回过神来,均是俯身行礼,“拜见太子殿下一一沈丞相快步来至洛述之身前,也是俯身行礼。

洛述之微微抬手,“不必多礼,我昏迷的这段时日,有劳丞相肩扛大离,这才没出什麽乱子。”

“此刻戎族破关,本相实在称不上什麽『肩扛大离』———”沈丞相简单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