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知青搭讪!(1 / 2)
放心吧,宋队长,我有分寸,不会乱来。”江阳平静地点点头,语气沉稳。
“哥!你就别啰嗦了!火车快赶不上了!”黎萍萍不耐烦地打断宋词的叮嘱,上前一把拉住江阳的胳膊,就往旁边停着的一辆军绿色吉普车走去,“我们先坐车去火车站,然后转车去哈市。那边都已经安排好了,下了车就跟当地公安对接,联合行动。”
看着黎萍萍几乎是把江阳“拽”上车的背影,宋词张了张嘴,最终所有的话都化成了一声无奈又担忧的长叹。
女大不中留啊…何况这还是个有妇之夫!这叫什么事儿!
吉普车发动,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驶离了公安局大院。
黎萍萍坐在副驾驶,透过后视镜偷偷瞄了一眼后排的江阳。
只见他正打量着车内的环境,手指轻轻拂过结实的车窗框和真皮座椅。
“这车不错,”江阳忽然开口,随口一问,“叫什么牌子?坐着挺稳当,不便宜吧?”
黎萍萍有些意外地转过头:“这叫北京吉普212,主要是部队和公安在用。怎么?你看上了?这车可贵了,没个小几万下不来!而且光有钱不行,得有单位介绍信或者特殊批条才能买。”
“小几万…”江阳咂摸了一下这个数字,这在这个年代无疑是笔巨款。
但他眼神里却没有丝毫退缩,反而闪过一丝锐意。
钱可以挣,路子可以闯。
现在手上的钱也差不多够了,买这样一辆车,无论是出门办事还是保护家人,都会方便太多。
“怎么?嫌贵啊?”黎萍萍撇撇嘴,“你还是先集中精神,想想怎么平安完成这次任务吧!复兴帮的残余分子可不是刀疤脸那种街头混混,都是些亡命之徒!”
“放心,我心里有数。”江阳的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眼神逐渐变得锐利了起来。
车子很快抵达了人声鼎沸的火车站。
巨大的蒸汽机车头喷吐着白色的雾气,汽笛声长鸣,站台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旅客。
喧闹、拥挤、混杂着各种气味,构成了这个时代远行特有的画面。
黎萍萍熟门熟路地带着江阳穿过人群,走向站台。
上了火车,找到对应的硬座车厢,江阳和黎萍萍挨着坐下。
看着车厢里熟悉的绿色皮革座椅、小桌板,以及车窗外缓缓移动的站台景象,江阳不禁有些恍惚,想起了几个月前,他第一次独自踏上火车去县城卖皮子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对未来既迷茫又充满野心的异乡人。
思绪飘得更远了些,他甚至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有过短暂交集、热情大胆的女大学生…不知道那姑娘现在怎么样了?
是否已经毕业,去了哪里工作?他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合时宜的回忆甩开。
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呜——”
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启动,驶离了县城车站。车速逐渐加快,窗外的农田、村庄、树林开始飞速后退。
这趟车人不多,车厢里还算安静,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主要是黎萍萍在说这次行动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哈市那边的基本情况。
然而,当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缓缓驶入下一个较大的中转站时,这份难得的宁静被彻底打破了。
“呜!!!”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喷涌的白色蒸汽,火车稳稳停靠站台。
车门刚一打开,月台上早已等候的大批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了上来!
这群人非常显眼,清一色都是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女。
他们身穿草绿色的仿军装,胸前别着红色的领袖像章,胳膊上套着印有“知识青年”字样的红袖章。
每个人身后都背着打着标准三横两竖背包带的军绿色行李包,有些人手里还抱着吉他、手风琴这类在当时看来颇为“时髦”的乐器。
他们吵吵嚷嚷,互相招呼着,脸上洋溢着一种混合着兴奋、骄傲、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憧憬的神情,还有一种来自大城市的优越感。
“同志们!快!都跟上!按之前分好的小组上车!别掉队!注意秩序!”一个身材高大看起来二十三四岁的男青年,正站在车厢连接处,扯着嗓子,挥舞着手臂指挥着。
他叫曾缪,是这批知青的临时负责人之一。
“咱们这次的目的地,是北疆的建设兵团!那里条件艰苦,气候寒冷!但我们是来自大城市的革命知识青年!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把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好!”曾缪的声音洪亮,充满激情,立刻引来了其他知青的附和。
“说得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们要把青春献给祖国!”
“向贫下中农学习!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