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一拍即合(2 / 3)
sp; 坐拥央视这么大的平台都如此,其他人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了。
故此《最强大脑》节目组眼下其实也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
为了保证《最强大脑》各个案例的科学性,节目组这次还专门邀请了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老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魏坤琳担任科学评审,以及30余人专家团;20余位科学顾问团。
本来节目组还想花钱请位明星吸引年轻人,结果华策找上来,当即一拍即合。
毕竟华策的剧要在自家卫视播出,在自家综艺节目上宣传宣传太正常了。
也就是华策不愿意加钱,否则去《非诚勿扰》当一期特邀嘉宾也不是不行。
于是在电视台内部运作和华策人脉的作用下,张鸿这回是躺赢。
连苏安都不知道这个节目便忽然收到通知,需要去电视台上一个通告。
等在演播室后台转了一圈之后,苏安直接呆住了。
“李彦鸿?”苏安双眼圆睁,一脸的不可思议。
毕竟这位可是互联网霸主之一,当下国内互联网圈更是BAT的时代。
这样一位互联网大佬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上,也难怪苏安不敢相信了。
张鸿见状却哈哈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节目组或许没有这个能耐,可是他们背后的科学家未必不行啊。
千万别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研究者,指不定哪一位就能直接给海里写信。
当然,张鸿并没有和李彦鸿搭讪的意思,没意义。
相比之下,他反而对主持人蒋昌建比较感兴趣。
90后与00后或许不太认识这位教授,可他年轻时也曾风靡全国。
1993年新加坡的国际辩论赛上,28岁的蒋昌建从容淡定,儒雅风趣,并且头脑清晰,逻辑缜密,金句不断,与队友配合得天衣无缝,最终一举获胜!
央视在10月1日晚上黄金时段播出了决赛录像,刹那间掀起浪潮,万人空巷。
于是一夜之间,蒋昌建火遍全国。
不知道多少年轻人和学生暗地里模仿他的姿态和说话口吻,憧憬着像他一样在辩论场上泰然自若舌战群儒,用智慧击败对手!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他可能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现代版。
毫不客气的说,1993年的蒋昌建就是当红明星。
那时粉丝们的热情与狂热也丝毫不亚于如今,为了一睹蒋昌建的真容,南昌一个新华书店,原本仅能容纳两千人的商场,结果硬是涌进了六千人人,挤碎了8块玻璃。最后不得不出动一个排的武警来维持秩序。
复旦大学第一时间出版了《狮城舌战》,结果刚一上市便旋即售罄,1个月内加印3次,后来又不断加印,成为年度最畅销的图书。
只是时光荏苒,二十年悄然而逝,如今的蒋昌建已经是头发花白。
片刻之后,主持人休息室。
张鸿礼貌和蒋老师打了个招呼。
说实在的,蒋昌建老师比电视上看起来更显清瘦,但眼神锐利,带着学者特有的儒雅和主持人掌控全局的从容。
见到张鸿,他倒是没有什么学者的清高,反而很是和气地寒暄了几句。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