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番薯(2 / 3)

加入书签

p>

有士兵惊叹。

这可是大同啊。

“谁让咱们这里救治灾民们呢,所以地方灾民都往咱们这里跑,也亏他们千里迢迢能跑来,大同的路可不好走。”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他们辛苦了几日,这两日就不安排他们干活了。

但是哨场里就九十人,大家都要干活,第三日,刚刚打了一场小胜仗的军士们,如常的起床去干活,把羊圈的羊群放出去吃草。

“哟呵!”

士兵骑在马背上,大声的喊道,心里的心情仿佛也都发泄了出去。

“咩咩咩。”

“咩咩”

羊群从士兵们身边经过,往有草的地方赶去。

——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不是你们节度府说的吗。”一名里长极力辩解,“他家欠了我钱,我只不过是为了让他还钱,哪里有错”

督察队见多了这种事,审问的队员面无表情,“是啊,杀人偿命。”

那里长愣住了。

“我我.”里长挣扎道:“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凭什么你们说改就改。”

“以前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道理一直都在,只不过你们与一些官吏勾结而已,而不是你们做的一直是对的,从古至今这个道理没有变过,是你们变了,不是道理变了。”

里长说不出话来。

脸色堵的通红。

菜场口高台上的血啊,最近几个月洗都洗不掉了。

谁家不怕!

可是各个通道都有人盘查,除非什么家业都不要,偷偷的溜出去,可如果没有家产,他们溜出去不也成为了流民

里长抱着侥幸,威逼乡民,没想到还是被胆子大的乡民拼命告发。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督查员越是平静,说出的话越是让里长心惊胆战,畏之如虎,“你的罪行已经足够杀头抄家,想要弥补的话,不光要按时缴纳罚款罚赃,还要主动交代揭发,比如是谁在衙门里配合你,把杀人的事情给抹平了。”

“交代了,我可以活命吗”里长怕死。

“你能不能活命,最后要看节度府的审判。”督查员淡然道:“但是你的表现,以及立功的程度,对你的判决可以起到重要影响。”

“我我交代。”

里长放弃抵抗。

自己的罪名十个砍头都不止,所以还要全家流放,家产充公。里长想活,如果实在活不了,给家人留个不要流放的结局也是好的。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如果官府带头遵守,那么百姓们是绝对支持的。

大同的做法,虽然带来了不小的骚乱,但是外地的商人们走南闯北,什么事物没有见过,不光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群体。

如果他们不能享受特权的话,就会是最期盼公平公正的群体。

因为庞大的利益下,商人远百姓有动力。

薛家分出来的十几家粮菜行,很快受到商人们的热情参与,有些人更甚至来到节度府,要求节度府应该放开限制,不应该让薛家独揽,凭什么薛家不参与竞争就能得到。

闹到最后,王信亲自出来说话。

因为薛家帮了忙,不过也承诺,薛家手里的几十家粮菜行,五年后会重新承包,各家公平竞争。

如此这般,商人们才消停了下来。

“我没有意见。”薛宝钗毫不犹豫的回答。

王信十分舒心,主动说道:“你们薛家占了先发优势,人才和市场,以及资金都要比别家优先,没道理竞争不过别家。”

但是薛家如今无疑是垄断地位。

靠着节帅府的支持垄断,五年后等于放弃垄断,平等竞争,必然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薛宝钗一样认可自己。

月余来。

王信越来越满意,这才叫做盟友。

杜松无言以对。

要说大同的生意,他也是亲自参与,可如今因为东家的原因,眼看着大房超过二房,这种无力感,从小在二房长大的杜松心里很难受。

“你此次回去,我派一队骑兵送你。”一则不放心路上安全,二则也是表明对薛宝钗的支持。

薛宝钗觉得从王信身上学了许多,认真道:“海外采购粮食的事,我会亲自去处理,以及去福建打听番薯的消息。”

王信点了点头。

这就是自己的短板,虽然自己在大同可以做很多事,但是出了大同,自己的声音就发不出去。

但是贾府和薛家可以。

贾府在大周各地都有姻亲故旧,一封书信就足以催使,而薛家虽然没有贾府的势力,但也有商道存在,亲力亲为的话倒也能做到。

至于番薯的功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