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羞辱加身(2 / 4)

加入书签

> 前套作为其中较宜居部分,人口可能占一定比例,然后是其余地区。

自己在关外打了多年的仗,算是平息了胡患。

和林太远,自己顾不上,也供应不起农垦队去和林。性价比太低,还是等日后商人们竞争激烈,连边角料也不放过,由他们去吧。

现在的确旱情严重,但是养活个三四十万人口总可以吧。

那么别的地方呢

王信在舆图上看来看去。

前套与后套被阴山隔开。

西边的叫做后套,东边的叫做前套。

前套后套连接处,一大半是阴山山脉,只有最南边,靠近库布齐沙漠的边缘,才留下了一条口子。

至于西套地区,自己目前是完全没有办法了的。

西套地区在贺兰山一带,左边是腾格里沙漠,右边是毛乌素沙地,北边分别是乌兰布和沙漠与库布齐沙漠,以目前农垦队的条件无法抵达,强行推动只会导致九死一生。

他是为了救人,又不是把灾民消耗掉。

以现在干旱的灾情,前套地区无法容纳新的人口,大宁地区可以迁移个十来万,小黄河一带更适合牧场队,结合农垦队养活个几万人应该问题不大。

剩下的就是后套地区。

至少可以收容个一二十万人,至于会不会引起陕北甘州等地军镇的不满,问题应该也不大。

王信看了看地形,心里逐渐有了主意,

为什么清末百姓移民,内地只有走西口

因为陕甘宁北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所以百姓们要从大同的团山口与宣府的张家口走入前套地区,再从前套地区向后套地区流动。

陕甘宁北边地势稍微平坦些的地区,已经要到哈密了。

哈密与后套相隔一二千里。

所以那边的西宁郡王也不会太过在意。

但是得给人吃的。

还要发工具,给种子,配牛羊.

总是要启动资金的。

还要军队护航。

“拿我的名帖去周府约周员外。”王信虽然不喜周世明的长子,但是很多事如果能得到大户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主动让出绝大部分利益出来,那自己会少很多忧虑。

过了个把时辰。

去的人带着王信的名帖回来了,“没见到周员外,只见到周家少爷,他说周员外病了,他可以代替周员外前来。”

听完。

王信沉默了许久。

此人把自己当做严世蕃

那他是胡宗宪

王信迷茫的睁开眼,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好欺负啊。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其实也没有多少期望。

没有人会愿意吐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利益,如果只是少部分,很多人还是愿意退让的。

还得指望薛家。

利益绑定的深,图谋远大。

不知道自己怎么回报,还不还得起,王信眼神冷静。

京城。

薛府,

薛家在京城有宅子,而且不止一处,原文中有几处房舍,但是薛家大房当初入京是投靠贾府,能住在贾府才是最好的选择。

自从薛蟠成婚,家事不和。

又有大揽总之事,还有关外的贸易,在薛宝钗的劝说下,一家人便搬了出来。

薛府的宅子是大三进院子,放在京城也不算差,属于抢手的房产。

但是与贾府的国公府自不能比。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房的生意也一日好过一日,薛蟠整日与狐朋狗友吃喝嫖赌,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许多人也知道薛蟠家里有个河东狮吼,经常嘲笑于他。

薛蟠极要面子,出手阔绰,为了显摆自己,在最豪华的青楼动辄长住,整日包下整层楼宴请各家子弟。

于是这些年,薛大傻子的绰号在京城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越发响亮。

许多人家都晓得有这样一号巨富子弟。

却说夏金桂独守空房,被薛蟠冷落,加上薛蟠又不耐管柜上的事,多落到了薛宝钗手里,连带着自己家里的生意沾不到光,便越发的不满。

满腔的怒火,最后全部指向家里待字闺中的小姑子。

“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薛宝钗仔细的过问。

大揽总身体不好,实在跑不动了,新的几名掌柜各自分了一摊子事,薛宝钗盯着账册,同时又了解着各掌柜的事,竟然没有出丝毫错处。

众人对东家小姐服气,逐渐有了默契,很多事变得越发顺手亲手。

“今年生意不好做,远不如往年,大头还是大同那边。”年长的掌柜熟练开口:“一笔是把关内的货物运去关外卖,一笔是把关内的货物运到江南卖,最后才是柜上原来的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