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末世(3 / 3)

加入书签

二十八万七千余石。”

王信不争粮,但是也不卖粮。

五万五千将士,一万二千余名吃商家的,但是依然要备着,足够全军将士吃用七月。

草料不足,只够全军马匹牲口吃一个月。

但是还有关外,只不过去走的更远,马匹牲口的伤病率会上升。

曾直有件事不得不提醒,郑重的向王信说道:“涌入大同的灾民至少在五万以上。”

大同是边地,是逃荒往山区里逃奈何大同的名声在周边传来出去。

这可是五万张嘴。

“虽然节帅每日只给五合,也就是半升米,但是人太多了,这灾情只怕今年都歇不了,难道要养活一年虽然每日只有一碗粥,一年下来也得六万石啊。”

曾直等着王信的决定。

军粮只够七个月,现在粮价冲天,许多粮铺都不卖米了,而朝廷的钱银拖欠了数月,鬼知道下个月的军饷什么时候发。

“你们说,东平郡王会不会造反”

严中正听着曾直的账目头昏眼,在自己的册子上涂涂改改。

众人惊呆了,纷纷看向严中正。

“为什么”王信也想不出,严中正是怎么得出东平郡王要造反的结论。

“各处军镇已经二十几个月拖欠军饷,虽然今年总算发了一些,可粮价涨到了什么情形发了等于没发,可武官们只是流官,没有人愿意造反。”

严中正越说越坐的端正,回到了自己的领域,变得越发自信,“但是东平郡王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就像咱们一样,咱们难道会眼睁睁的看着

东平郡王是实封的郡王,天然要为

这也是东平郡王权力的基石。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西军士兵支持自己,自己能回到大同成为节度使吗。

那如果大同士兵们吃不饱肚子了,谁还会支持自己这个节度使,大同军镇与别的军镇还会有什么区别

一言九鼎向来不是凭空得来。

“造反应该不至于。”曾直打开了思路,不否认严中正的推测,当他是辽东大户子弟出身,对辽东更加熟悉,灵光一闪,脱口而出,“但是会对辽东都司下手。”

话音一落,曾直冷汗直流。

对辽东都司下手,独霸辽东,为了什么

为了粮啊。

大户家里还是有粮的,犹如节帅府,毕竟底蕴深厚,粮库里一定要有粮。

何况大户们,哪家不积蓄个几年的粮食。

他们家在辽东就是大户,仿佛看到了灭门的危险。

王信沉默了起来。

打大户分粮食,方法至少是对的。

但是打了大户,秩序也就彻底崩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东平郡王走出这一步,与辽东的大户就是不死不休了,必然影响到朝廷对他的态度。

那么自己呢。

自己该做什么选择。

天灾人祸。

这才第二年,还有五年呢,五年后也不是彻底结束,只是减轻了些,开始了恢复。

如果再加上人祸。

大周果然如红楼原文里所预示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真是令人绝望的末世啊。

王信不信周吉甫能解决目前的天灾,也不信他能扭转原文里的预示。

他不是救世主。

那么自己该如何保家卫国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