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愤怒的汤平(2 / 4)

加入书签

最严重的属青州府一地,大半的田地颗粒无收,灾民数十万,因为地方救灾不利,导致灾民四处求生,京畿首当其冲。

要说别的地方,自家灾民流出外地是好事,奈何北边是京畿。

于是济南府处处设卡,阻拦灾民北上。

但是灾民们冲过了济南府各处的关卡,进入京畿南端四府后,当地的官员反而送瘟神似的不设阻拦,巴不得他们赶紧离开自己的地盘。

反正源头不是自己,别让自己受到影响。

最后京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影响到观瞻,终于有了京营四军出动,驱赶城内流民,阻止地方流民闯入京师要地。

四处也在设卡。

同时有御史巡视。

灾民们就像洪水似的,哪里有口子就往那边涌过去。

京营四军各处堵路。

右路军也负责一方,阻挡从武清方向过来的流民。

栅栏在道路两边。

茶棚下有几个大水缸。

士兵们躺在树荫下“睡觉”,仿佛看不见灾民们似的,灾民们小心翼翼的经过,有小孩的紧紧的捂住嘴,生怕惊醒了睡懒觉的士兵们。

有人实在是渴,大着胆子去喝水,竟然没人管。

或者那些士兵睡的也太死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喝水。

只有出现浪费水的时候,不远处的靠着大树下闭着眼睛的武官,冷不丁的咳嗽一声,吓得众人纷纷不敢动,这才轻声轻脚的退了出去。

也有人突然向他们拱了拱手。

还有人下跪拜了拜。

“起来。”

“起来。”

“谁让你们在这里睡觉的”

来了一顶轿子,两名轿夫放下轿子,轿子下来一个官员,气急败坏的呵斥士兵们。

于是士兵们懒洋洋的站起来。

那武官破口大骂,“哪个该死的混账,把我们的栅栏搬开的,这是军器,擅动者死。”

嗓门比谁都大。

“你叫什么”

那官员气冲冲的喝问。

“您是”

那武官一脸讨好。

“你别管老夫是谁,老夫就是衙门里的一名不在编的徭役,如何问不得你”

那武官知道被抓了个现行,不敢太过得罪,只能舔着脸说道:“回老先生的话,小的陈治,右路军里的代把总,负责此地。”

见对方态度诚恳,那人才面色好看了些许。

“这次我放过你,下次再让老夫抓到,决不轻饶。”

“是是是。”

众人恭送走了那官。

那官重新上了轿子,看也不看灾民,一脸悲天尤人的模样,在轿子里感慨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事如何是个头啊。”

“头儿,咱们”

“继续睡。”

那武官大手一挥。

有老兵笑道:“头儿,这与你以前不一样啊。”

“是啊,当初总镇刚来的时候,你还劝王头不要随意出头,如今怎么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陈治不以为然。

“我不是不愿意做事,而是不愿意被人卖了,自己还给他们数钱,当官的有几个是好的但是咱们的总镇不同,所以我就敢做事。”

河西营重建后。

不光王英是代千总,许多提拔起来的武将前头也有个代字。

如陈治。

是代把总,在河西营里是实权把总,出了河西营,在兵部是不认的,依然是名哨官而已。

不过朝廷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总之比没有代要强。

只要不出意外,熬资历也能把这个代熬走,成为名副其实的把总。

众人也不奇怪。

右路军虽然气氛没有大改,但是的确在发生变化,至于总镇亲手把关的河西营,更是精神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原来那个牢骚冲天,兵油子的陈治都变了。

谁也看不出来,陈治竟然还有一副好心肠,倒是被总镇慧眼识人,连自己都以为陈治与别的哨官没啥区别,乌鸦一般黑的。

老兵心里感慨。

总镇没的说,王代千总更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加上两位提拔起来的代把总,还有新选拔的哨官等,整个河西营焕然一新,以前的旧事,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了。

大家谁的私心都在变少,勾心斗角也好久没有发生。

这样真不错。

老兵很喜欢这样的风气。

如总镇常言,当兵的责任是保家卫国,爱护百姓,既然如此,怎么能欺负百姓呢

怎么能用棍子去打百姓呢。

下手如此之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