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得到认可(3 / 3)

加入书签

右路吧,程宏走了两三年,倒像是专门给你留的。”

朱伟一语双关。

程宏是皇帝那边的人,忠顺亲王选择归京,太上皇要剪除他的羽翼,於是程宏被罢免。

左路总兵刘丁是太上皇的人。

他不能动。

太上皇也不会让他动,但是刘丁同样不满张吉甫。

这也是朱伟没有与张吉甫撕破脸,退后一步去了五军都督府的原因。

否则东军有落入別人手里的风险,朱伟哪怕冒著撕破脸皮的风险,也不会轻易退让,会和张吉甫斗到底。

別人没有和张吉甫翻脸的底气,唯独朱伟有。

因为他背后也是太上皇。

只是朱伟的这句话有些古怪,王信忍不住沉思。

朱伟会不会有向皇帝示好的心思

朱伟对自己太过热情了,难道只是因为朱伟需要自己帮他控制东军,会不会还有他也心里不寧,因为太上皇老了,又没有露出废帝的跡象。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只要皇帝还是皇帝,坐在那个位置上,谁敢乱来,谁心里不嘀咕。

林如海看得真准。

对人心抓的太准了,半年前就看准了朱伟的心思,给自己指了条路出来,实在是有些可怕。

离开了朱府。

王信骑在马上,身边跟著四名亲卫。

一行五骑。

只要朱伟开口支持,自己本来也是东军河西营的参將,所以至少成了八成。

张吉甫要改革,没必要对付自己,自己没有挡他的路,反而给他立了功,就算顾虑人心议论,不让

更有朱伟曾经向他退了一步,张吉甫也不能把事情做的太过分,这一回大概是要给朱伟一个面子。

太上皇以扩张京营的条件,答应张吉甫的改革要求,可见太上皇內心依然在乎朱伟,更可见太上皇依然目光敏锐,清楚的知道自己根基。

枪桿子决不能松。

越是问题丛生,越是要抓紧枪桿子。

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可以解决製造问题的人。

面对这样的对手,弱势一方的皇帝如何翻盘的呢

或者说张吉甫的改革失败了。

又或者大周上下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以至於太上皇手段再多,也到了解决不了的地步,给了皇帝翻身的机会。

天下聪明人太多,聪明人最喜欢投机。

所以皇帝身边不缺出谋划策的人。

来到贾府,见到贾政,贾政知道王信今天要去见朱伟,一直在等待消息。

“如何”

“问题不大。”

“好极了。”

贾政大喜,悬著的心终於可以落下。

朱伟在东军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如果他不同意王信成为东军总兵,这件事必然办不成。

犹如贾赦想让贾璉去大同,也是看出王信哪怕离开大同西军,在大同西军的影响力同样巨大,至少短时间內不会少。

贾政和林如海是支持皇帝的。

林如海支持的皇帝,同时因为他选择的时机,以及他做事的分寸,让他成功周旋於太上皇和皇帝之间,成为皇帝那边重要的一环。

很多聪明人看出林如海的价值所在。

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干多年,想不引起別人的目光都难。

那些不愿意违背太上皇,又想要向皇帝投机的人,那么林如海岂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即是林如海圈子的属性。

坏处就是太上皇那边不喜,皇帝那边也不够亲。

以至於忠顺亲王敲打贾政,也是有看不惯他们这个圈子太过投机,为皇帝出力不够,以及包含文武之爭的意义在里头。

王子腾倒向了忠顺亲王。

贾赦贾珍他们利用皇帝討好太上皇。

而王子腾又和贾赦贾珍他们搅合在一起。

这就是政治啊。

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么自己怎么立足於东军右路呢。

同流合污是不可能的。

王信目光渐渐坚定。

山不向我来,我自向山而去。

哪怕成为总兵,自己还是王信,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