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时代变了(3 / 4)
这也是众人不敢反抗的原因,因为的确有许多人在支持欧彦虎。
不光他是掳掠的理论。
“先看着吧,总之,不能违背可汗的意愿了。”
众人点点头。
大家都不想死。
——
好好的牛羊便宜卖给商人,造孽啊。
镇虏城的修建,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人,经过挑选出来的,一两千人的灾民,几个月来的吃苦,从平地中修建出了一座简易的土城。
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但也只剩下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事。
开始了签契约,分牧地,分牛羊的时候。
这些牛羊都是商行的,借贷给灾民。
赤儿山每日都在发生变化,充满了机会,吸引了不少人。
“不愿意再当兵的。”
“想要过安稳日子的兄弟。”
“大家没必要不好意思。”
“我们是同袍,大家是把性命托付给对方的兄弟,比亲兄弟都要亲的兄弟,所以想要什么,不需要瞒着。”
哨官们把手下们召集起来,传达最新的消息。
参加过一年以上战争的士兵,可以申请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后,安排在威远关外,兔毛川最靠近威远关的一带,分派给他们牧地。
不光如此,牛羊也免费分给士兵。
听到哨官的介绍,许多士兵心动,有人也内心担忧。
“我们都走了,将军怎么办。”
“是啊,将军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们现在离开,太对不起将军了。”
“我不走,这些年里,只有将军把我们当人看,谁这个时候离开,谁就是背叛将军。”有人破口大骂。
齐山念阻止骂人的士兵。
“这是将军的提议,充分考虑兄弟们,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兵的。”
听到齐山念的话,大家闭了嘴巴,气氛逐渐变得沉默。
将军从来不谈大道理,反而动不动把利益挂在嘴上,行动上又真正的对他们无微不至。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而言。
只要给钱,愿意当兵卖命的并不少。
不过却没有人真正愿意卖命。
大家愿意拼命,是因为为了将军,至于将军所言的一些事,虽然大家认同,可那些大户们,包括所谓的读书人,有哪一个做到了
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管。
结果代价却要自己这些穷苦人来承担
走南闯北,灭倭寇,平胡人,士兵们见多识广,看透了世道,没人愿意为这个世道拼命。
胡人的铁器哪里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好日子怎么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壮大为何
大户们创造的机会。
虽然将军的道理都对,可没人感兴趣,大家只感恩将军的恩情而已。
如果将军要他们为将军打仗,他们绝对无二话。
可要他们为大户,所谓的大周去打仗,谁也没兴趣。
至于胡患
去他妈的胡患。
无所谓了。
现在将军给了他们别的选择,许多人心里是不愿意再当兵的,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也觉得对不起将军。
“唉。”
“狗日的世道。”
有人跺了跺脚。
众人又开始大骂了起来。
愿意离开军队的人,最后有四五百人。
很多人不爽。
王信倒是为他们举办了散伙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何况有了好处,也不能忘了兄弟们啊。”王信倒是无所谓。
效率和成本。
胡骑和倭寇最大的优势是没有成本。
因为穷的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赌命,死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但是胡骑与倭寇不同。
倭寇属于治安战。
胡骑属于游击战。
前者民兵就可以应对,后者需要真正的军队,而且需要能骑马的士兵。
对于大周的生活模式而言,能骑马的都是精锐了。
成本被胡骑吊打。
这就是胡骑最大的优势。
好的对手,能带来好的变化;坏的对手,只能无奈跟着一同变坏。
面对胡骑这样的对手,王信没有第二个方法,想要打败胡骑,只能降低成本,对于自己的军事改革,属于迫在眉睫。
需要大量低价的士兵来应对胡骑。
所以王信理解大明的卫所制度。
一声号令,几十万廉价的士兵就能北征。
需要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