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行业大危机(2 / 4)

加入书签

了。」

    周围顿时响起善意的笑声。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小声对身旁的华谊王中磊说:「景部长上次这麽夸人,还是《建国大业》的时候。」

    王中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彭磊和领导之间来回扫视。

    文化部李部长推了推金丝眼镜,径直走向彭磊:「彭导演,久仰了。《2012》在北美上映时,我正好在哈佛做访问学者,当地媒体都在讨论中国电影的工业革命。」

    他拍了拍彭磊的肩膀,「连我的导师都在问,这个中国导演是怎麽做到的?」

    「部长过誉。我..:」彭磊注意到周围投来的艳羡目光,特别是几位老牌导演略显复杂的表情。

    「童局,」李副部长突然转向童刚,打断彭磊的话,「这样的青年才俊,要重点扶持啊。」

    他意有所指地说,「我记得中影有个3D技术扶持基金?」

    韩三平立即会意:「是的,我们正准备邀请彭导担任技术顾问。当然,待遇从优。」

    景部长满意地点头:「好,很好。」

    他环视会场,「今天这个会,就是要集思广益,让中国电影在新技术时代不掉队。」

    说着,他亲切地拉着彭磊的手,「来,坐我旁边,等会好好给我们讲讲你的经验。」

    彭磊感受到无数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陈凯歌欣慰的微笑,有年轻导演崇拜的眼神,也有几位制片人若有所思的打量。

    当彭磊随领导们走向主桌时,身后传来小声议论:「这下彭导要飞黄腾达了...」

    「国内这次肯定要重点扶持了...」

    会议正式开始后,气氛逐渐凝重。

    韩三平开门见山的数据让全场鸦雀无声:「《阿凡达》上映两周,全国IMAX厅排片率98%,单日票房破五千万已成常态。反观我们的《孔子》,投资1.5亿,首周票房还不到3000万。」

    会场的大屏幕上切换出两组对比数据:一边是《阿凡达》场场爆满的IMAX厅照片,一边是《孔子》空荡荡的放映厅画面。

    「这根本不是同一个量级的较量。我们的特效水平落后好莱坞至少二十年!我昨天特意去看了《阿凡达》的IMAX版,那种沉浸感..::::」华谊兄弟的王中军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忧心地补充:「更可怕的是观众的口味被养刁了。我们市场部调研显示,现在年轻人宁可二刷丶三刷《阿凡达》,也不愿看国产大片。」

    他调出一张图表,「18-25岁观众群体中,有73%的人表示短期内不会再看国产特效电影。」

    讨论逐渐白热化。北电教授谢飞突然激动地站起来,「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出了问题!现在学生一窝蜂想当导演,连分镜头脚本都画不好,就想着拍片!」

    他痛心疾首地拍着桌子,「基本功都不要了!」

    张艺谋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起身:「我同意谢老的观点。但也要看到,《阿凡达》的成功不仅是技术问题。」

    他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卡梅隆花了十年研发3D技术,而我们太急功近利了。《三枪拍案惊奇》的失败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陈凯歌紧接着发言,声音浑厚:「我认为核心是电影工业体系的问题。好莱坞有完整的产业链,而我们还在手工作坊阶段。」

    他转向彭磊,「这也是为什麽彭磊的《2012》能在好莱坞成功一一他融入了那个体系」

    冯小刚突然插话,带着标志性的京腔:「要我说啊,咱们别老盯着技术。故事才是根本!」

    他指着大屏幕,「《阿凡达》说穿了不就是个拆迁故事吗?咱们缺的是好编剧!」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