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都市系列文五(1 / 2)

加入书签

这边师生说笑了半天,等到出去的时候,来看热闹的那些村民都已经散了,只剩下行政的同志正在车里精神抖擞地批文件。

送别了老师,时夏还不等回屋仔细查看那些配的制式物品,那边小男孩的家人就过来问他情况如何,那看起来更加神秘的学校是否可信?

他谢过了这番好意,但留了心眼,仍旧装作口不能言,用一本写过数学题的草稿纸写道:“叔,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们老师过来同我说了,我们学校因为比较特殊,是免学杂费的。

我想着这件事也不大好办,您看……”

时夏的想法是不能就把这桩恩情拖在那里,毕竟他们家是开厂子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之前说着解决学杂费也只是比较体面的说法,就提出一个代替的法子——把爷爷奶奶的这间屋子卖给他们家,时夏带走屋子里重要的东西,就算两清了。

毕竟这样免学费的情况,未来肯定是在体制内的,而且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回来打理屋子,爷爷奶奶又葬在公墓不用怕在山上那边扫墓时不好定酒店,乡下地方,这老旧的屋子也不值几个钱。

他这边一条条说明了情况,对面本来就是精明的商人,虽说看出来他想要了断的心思,但是他们家也没有提前投资攀附的想法,这救命之恩自然是越早了断越好,免得再出些俗套的纠葛,生意人消息灵通,往日里不知听了多少类似的八卦。

最后核算下来,花了六万块买下来时家的老房子,时夏收拾走一些贵重的东西,还有一些家具带不走,也一并由小男孩家处理,可以住到开学前就走,两家人商定好了这些,就签了合同,交付钱款。

这一笔钱入账,时夏就先去买了个新的手机,正规些的手机店摆在台面上的多半是新款,买一台手机就要花上三千,换做原主肯定心疼得不得了,但是快穿者没有委屈自己的习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上手机本身也是刚需。

带着一袋子手机附赠的小礼品回到家中,时夏先就把原主那破破烂烂从爷爷奶奶去世用到现在的旧手机小心翼翼地捧出来,这破手机已经破到离开充电器就会关机,关机之后重启十来回都未必能开机,转移了里面随手存下的课件照片、灵感笔记,再把微信登到新的手机上,拿出装在小密封袋里的电话卡,这台“定时炸弹”

终于被时夏给扔进了星际时代的量子垃圾桶,免得那濒临破损的电池造成什么不必要的结果。

他忽然想起,时雪似乎用的还是时母去抗疫前线之前买的新手机,在母亲羽翼下娇宠着成长的小公主每年都要换一部新的手机。

原主的委屈像是潮水一样淹没了这颗心灵,但最终被冷心冷情的快穿者拦在心门外,[一时冲动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倒不如和女主断得干干净净,这可比纠缠一辈子来对比更有价值。

]

他在微信上把卖掉老家房子的钱转了三万给时雪,给她留言:爷爷奶奶的房子卖掉了,钱平分。

暗示了时雪注意注意家里的老物件后,他说了句“再见”

,就删掉了时雪的微信,她连他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今后人海茫茫,彼此陌路,只要时雪落魄时别想着要从不亲近的双胞胎哥哥来养她就好,不过到了这份上,时雪要是一年就能混到原剧情里的落魄地步,那他大概真的要像原主一样嫌弃她没脑子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时夏彻底解决了原身的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他也不拖泥带水,已经在准备收拾东西离开了。

现代人想要出行,说简单很简单,能够只带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靠着账户上的钱说走就走;说难也很难,因为不提拿不拿得动,大部分尺寸的行李箱都必须托运,高铁也有限重要求,大包小包的行李总会拖慢人远行的脚步。

……可是入学标配一个随身空间耶。

感叹一句华夏的财大气粗,君不见修真界那么丰饶的地方,大宗门标配给外门弟子的都只是有半立方的储物袋,咱妈给所有有资质的孩子统一标配2立方的荷包!

这体积也不小了,要知道时管局标配都是一个世界涨1立方空间呢。

时夏的这个荷包是很清爽的天蓝色绸布,上头绣着荷花图,里头已经放了滴血认主的身份玉牌、学校里的标配校服套装(两套常服两套便服两套训练服两套军装常服和一套迷彩衣)和一本招生手册。

招生手册就是那天三位老师介绍的书面版内容,其中少了一些纲内容,但是在介绍上要更加详细一些,科普了昆仑学府的来历、现状、校训院系等内容,后面还有新生群的二维码,要求在731之前入群,再往后翻就是一些校内商铺的介绍,宿舍楼内部的结构分区以及一张校园平面图,看起来像是一半的阴阳鱼儿,这些就是学生能进入的所有区域了。

他随手扫了二维码进群,没等审核通过,就去收拾家里的物件了。

那些家里的东西,左不过是原主的衣服书本,还有一些日常使用的针线包、碗筷等杂物,荷包里面虽然寒暑不侵,也不怕湿了干了,但总归不是静止的,就是个随身便携的储物柜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