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探索者张骞3(2 / 2)

加入书签

地款待了张骞,当他得知张骞要去大月氏,便派了向导跟随。

有了大宛向导,一路上平坦多了。

此时的张骞获知,从大宛去大月氏,途中要经过康居国。康居是个小国,它分别向匈奴和月氏称臣。

听到这些,张骞非常兴奋,现在至少可以说明,大月氏还是比较强盛的。

张骞一行经过康居,最终到达了他朝思暮想的国度。

十年了,为了这个使命他等了十年,而今,重任即将完成,他自然感慨万千。

在大月氏,张骞见到了大月氏国王。

作为汉廷的使者,大月氏国王自然不敢怠慢。不过,当张骞说明来意之后,月氏国王却

不置可否,只是表示张骞初来乍到,暂且住下,联兵之事可以从长计议。

要是唤作他人,可能甩手便走,但是张骞没有,他真的在大月氏住了下来。

十年我都等了,还怕继续等下去么?不完成使命,我张骞誓不罢休。

谁都知道,大月氏与匈奴有血海深仇,每一代国王必然时刻铭记于心,正是因为匈奴,他们才背井离乡,千里跋涉,经过千山万水,他们终于来到脚下的这片土地,臣服当地的土著民,才有了今天的富饶强盛。

自从有了这片土地,大月氏与匈奴再无瓜葛。两国有千里之遥,即便要打,如何打?

大月氏国王并非愚蠢之辈,他当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复仇,不过,以大月氏目前的情况,刚刚获得原大夏国的土地,贸然去千里之外作战,那是最不划算的。不过,汉廷的使臣也不能得罪,听说这个国家非常之富,奇珍异宝无数。两国交好,必然好处不少。

基于以上想法,大月氏国对张骞好吃好喝伺候。联盟之事,即不说可,也不说不可。

张骞的意志果然十分强大,为了等大月氏的一个允诺,竟然在此滞留了一年有余。

一年之后,张骞游说无数次无果后,最终放弃了。

元朔二年(前127年),他踏上了归途,准备回国复命。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归去的路途是否会像来时那样艰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