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刘邦的征程(2 / 3)
我与县令有交情,我去劝他投降,如不投降,你再举兵攻打,我作内应,大事可成了。”
刘邦连忙点头称是。
郦食其马上返回县城中,劝说县令投降沛公,无奈陈留县令耳根子硬,听不进劝。郦食其实在没办法,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总不能在沛公那失了信誉:好吧,县太爷,你要为国捐躯是吧,那老朽就成全你吧。于是聚众杀了县令,开城迎接沛公。
拿下了陈留,刘邦的西征军获得乐充足的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之忧。
六十岁的郦食其因此受到刘邦的重用,被封为广野君。
只可惜后来郦食其死得太冤了,要是能活着等到汉王朝的建立,可以无憾了。
郦食其在帮沛公攻占陈留后,推荐自己的弟弟郦商追随刘邦,刘邦听闻郦商颇有些能耐,很高兴的收为偏将。
郦商确实不是吃素的,马上帮沛公招了四千人。
刘邦继续西进,围攻开封,驻扎在开封附近的杨熊(还记得他吧,打过吕臣的)领兵来救,刘邦听闻杨熊来救,迅速回撤伏击杨熊。
好一招围城打援。
杨熊气势汹汹的奔往开封,没想到半路上被刘邦打劫,伤亡不小。杨熊大为恼怒,下令全军退至地势平坦的曲遇布阵,刘邦也不示弱,摆开了阵势,两军在统帅的一声令下,开始互相冲杀起来,正当打得难分难解之际,突然一支军队加入了战斗,秦军顿时大乱,杨熊见势不妙,只得领军撤退。
刘邦大喜,心想哪来的天兵天将,助某一臂之力。
仔细定睛一看,泪水竟止不住的往下流。
能不哭吗?有他在的日子日子过得是多滋润,没有他在的日子真是举步维艰。
张良呃,想死我了啊,想死我了啊,你来封信也好啊。我的军师呃,你是我老三的左膀右臂啊,少了你,我成啥样了!刘邦一把鼻涕一把泪。
主公啊,张良也想你啊,但是路途遥远,没有办法啊。好在听说你来了曲遇,我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张良也是热泪盈眶。
好好好,见到了就好,比什么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好好。刘邦边说边抹鼻子。军师啊,您那韩国搞得怎么样了啊?
咳,来来回回的瞎折腾。张良长叹一声。
军师啊,某愿帮你恢复韩国的土地,但是你以后得不离我左右。
刘邦深深明白,要西入武关,没有张良,会很痛苦,很曲折。
为了张良,四月,刘邦攻打颍川(主要在河南省禹州市)。不久即攻破城池。在攻破的同时又得到一个好消息:秦将杨熊死了。秦二世追究他兵败退守荥阳之罪,将他斩了。
对于刘邦来说,这是好事,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刘邦可以一门心思先为张良的韩国梦多弄点土地,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此后,刘邦率军攻平阴,不胜,转攻雒阳,不胜,再转攻轘辕,总算有所突破,接着以一阵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了故韩国十几座城池。
张良真的很感动。
韩王成来谢刘邦,刘邦令他居守阳翟,自己则继续西进,临走时给韩王成扔下一句话:小子呃,城池可以给你,可张良我一定要带走。
刘邦率军来打南阳。南阳郡守名齮(找不到姓),见刘邦来袭,本想立个大功,前去偷袭,没想到反倒被刘邦打败。
不得已,只得退入宛城坚守,宛城城池坚固,不好攻,刘邦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绕行十里,张良谏阻道:“我知道您想早点进入武关,可是路途上秦军众多,如果不拿下宛城,秦军在前,宛城在后,前后夹击,那我们就危险了。”
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宛城城池坚固,恐怕很难拿下,军师有什么好计策没?
张良附在刘邦耳边,然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听得刘邦喜笑颜开,连连称妙。
刘邦下令全军偃旗息鼓,快速回军宛城,将小小的城池足足围了三圈。南阳郡守原以为刘邦军队早已离去,没想到第二天起来一看,宛城竟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次是死定了,死定了,反贼人多势众,迟早要城破人亡,罢罢罢,要死也不能死在反贼手里。昨日见刘邦军队远去,南阳郡守是大喜过望,今日见城池被围三匝,一时绝望,大喜大悲之下,心理混乱竟要拔剑自杀。
张良的“快速回军,偃旗息鼓,围城三匝”之策,足以让任何一个守将心理崩溃。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急喊住手。见是舍人陈恢,郡守放下了剑。
你叫我不要死,有什么计策吗?郡守眼中闪出一丝生的希望。
当然有,刘邦为人宽厚,您只要投降了他,便能保住性命和官位,也能保住一城百姓。
也是办法,那您可以帮我做说客吗?郡守有点犹豫道。
陈恢有备而来,自然答应,从城中缒下,去见刘邦。
陈恢见到刘邦,说道:“沛公啊,在下听说楚怀王有约,先入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