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姐要是知道了,不会生气吧?(1 / 2)

加入书签

翠竹院内,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老太君的气色比昨天稍好了一些。

众人行礼问安之后,各自落座。老太君将一支赤金缠枝牡丹步摇郑重的簪入萧文君发间。

端详了好一会儿后道:“真好看!先前还犹豫给你还是淑玥。你戴上,像极了你母亲年轻的样子,君儿长大了,要嫁人了!”

“祖母,君儿不想嫁人,还想再陪祖母几年。”萧文君依偎在老太君怀里,撒娇道。

三夫人心里急得很,适时打断祖孙俩,笑着说道。

“这赤金缠枝牡丹步摇是皇家御赐之物,老太君和你母妃成婚都戴着这支簪子。既然老太君传给你了,长者赐不敢辞,还是收下吧。”

“啊!我拿了二姐最想要的步摇,她知道了不会生气吧?呀!真好看!”萧文君一脸没心没肺的看着三夫人说道。

老太君听罢,用手里的拐杖轻轻敲了下萧文君的头,笑而不语。

三夫人知道这步摇萧淑玥惦记了许久,多次向老太君撒娇求而不得,要是被萧淑玥知道,家里的瓷器古董只怕是又要遭殃了。

看着萧文君惺惺作态的样子,三夫人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一会儿要提前和萧淑玥说清楚,不要坏了今天陷害萧文君的大事。

“况且,我今早送你的那套新衣裙,和你头上的簪子很配,不如等会儿一起穿戴给老太君看看。”

话锋一转,三夫人继续说道:“老太君,发生昨日之事后,儿媳内心惶恐,恰好听闻慧尘大师近日在大慈恩寺开坛讲经,想请高僧入府祈福,您意下如何?”

老太君原本就是信佛之人,慧尘大师的盛名她早已听闻,只是不知道大师也来了兰陵,“慧尘大师乃是得道高僧,老身也曾亲自请过他数次,但未尝得愿!”

萧家的其他人,见老太君话中意味明显,继续劝说道。

“听闻慧尘大师天生眼疾,被誉为百年内佛家第一人的空道禅师点化开悟,原以为此生不会出京都了,没想到现在来了兰陵,倒是我兰陵百姓之福了!”

“我也听说了,有次慧尘大师无意中救下刘姓官员,仅仅只是送那人回府,两人交流了一夜佛法,那名官员竟从此平步青云。”

“你说的可是刘巡抚?我也有所耳闻,在短短几年内,从籍籍无名的九品芝麻官,接连被破格提拔,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原来竟是受了大师的点拨!”

“不可说!不可说!”

……

翠竹院正堂里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仿佛马上就能沾到大师的光一样。

老太君大喜过望,自己也想再见见这位得道高僧,笑道:“难为你一片孝心了,此事就交给你来办,银子就由府里出。”

“是!定不辜负老太君的信任。只是,儿媳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说来听听?”老太君眼皮微抬,心下了然,三夫人向来无利不起早,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回老太君,我想让那不成器的女儿也能听到高僧讲经,若是能受到一两句点拨,改改刁蛮的性子,也是沾了老太君的福气。

“在家有老太君您护着她,一旦出嫁,这性子定然是要吃亏的,还望老太君能成全儿媳,为娘的一片苦心。”

“罢了,罢了,此事就依你。”

“谢老太君,儿媳这就去大慈恩寺亲自请高僧入府。儿媳先告退了!”

兰陵最负盛名的三大寺庙,其中以坐落在东大街最东边的大慈恩寺香火最旺,尤其是在佛家节日和初一十五,寺庙门前车水马龙,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是以,大慈恩寺常年吸引了无数高僧过来讲经弘法,若能从中请上一位得道高僧去府上,那会引得无数兰陵人羡慕。

更有甚者,主家会请城内关系亲近的亲友入府,一起聆听佛法,也会成为兰陵的一则美谈。要知道,得道高僧不是有钱就能请得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究佛缘。

所以,三夫人才会亲自去大慈恩寺请慧尘大师。

兰陵某酒楼客房里面,三人正在交谈,为首的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是大齐宣平侯世子王九渊。

他与萧文君的亲生大哥相交莫逆,此次赶来兰陵也是受他所托,见见他的祖母。

最重要的是,帮忙照拂他的妹妹兰陵郡主,一个孤女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府,想必日子过的十分艰难。正当他想的出神,思绪被随从打断。

“主子您快过来看。”少年明修指着窗外大街上,一辆华贵的马车说道。

“萧府的马车,这是去往哪个方向?”

“应该是东边的大慈恩寺,听说慧尘大师,此刻正在大慈恩寺。属下听说慧尘大师乃得道高僧,经文讲得博宏精微、出神入化,就连池中的锦鲤,天上的飞鸟,都能被感化。”

“看样子今天萧王府会很热闹,我们也去瞧瞧。”

已经被人盯上的马车中人,对此却毫无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