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朝廷休战(1 / 2)

加入书签

裁军这一条就这么定下来了。使用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大华大部分地方都没有了叛乱,那些逃避战争的人也可以让他们回去了。那些庄稼要尽快抢收回来。可是把政王爷叫到京城主持战后重建这一条就有很多意见了。有人提出,何伯爵收缴的一切都属于朝廷,应该朝廷派人去接管。战后的封赏需要大量的钱财,就要拿那些财物来开支。战争不是大家希望的,在战争中受到损失的百姓那是自己运气不好,这个重建他们自己想办法。因此,战后重建根本不需要人主持,也就不需要召政王爷进京。

可是提到谁去接管那些财物时,很多人都缩头了。谁不知道何伯爵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何伯爵虽然留下了东西,但是把清单带走了。何伯爵也完全能查出是谁去接管的。何伯爵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甩。即使何伯爵以后不能对皇上出手,还不能对大臣出手吗?何伯爵有钱,要请杀手也容易;何伯爵有钱,还有大量的经营,只要侵犯了何伯爵的权利,以后就不要想跟何伯爵做生意了,还要随时小心何伯爵的打压;这一战之后,何伯爵的封赏不知道有多高,到时权利大了就更不好对付了。也有人知道,皇上是想战后消灭何伯爵的,可是现在还没有啊!何伯爵的本事也太大了,朝廷头痛的叛军,何伯爵轻易就打退了,何伯爵是那么容易消灭的吗?据说何伯爵不想做官,要是他战后不进京,朝廷就根本拿他没有办法。要是皇上执意要消灭何伯爵,说不定就会逼得何伯爵造反!就是现在朝廷接管了那些财物,何伯爵也可能造反!北疆三省对何伯爵都是言听计从的,何伯爵在隔雪省有巨大的声望和人气,这次在向阳省和东土三省也拉拢了人心,要想对付何伯爵,那简直太难了!另外,南岭还没有平定,还有很强的实力,要是何伯爵跟南岭合作起来,朝廷易帜就太容易了。

詹崇文和沈边东提出,还是把政王爷叫进京城,主持一下战后重建的事情。重建好了,经济恢复越快。一个国家,没有钱是不行的。要想有钱,就必须发展经济。何伯爵在百果省,短短时间就挣了大钱,这跟他大力建设分不开。隔雪省灾后重建,也很快就发展起来了,这些都是可以效仿的。

冯志突然上前奏道:“皇上,臣思虑良久,认为可以把政王爷召进京。战后重建是必须的,也有先后之分,轻重之分。怎么重建,政王爷也要慢慢考虑,也要听皇上的意见嘛!朝廷大军征战三个月了,已经疲惫不堪,也该休整了。何大将军厉害,就让他继续平叛。”

冯志的话让很多人眼睛一亮,这可真是好办法!把政王爷召进京,对何伯爵就有了交代,何伯爵至少暂时不会发威了。重建的事情是很多的,政王爷肯定要尊重皇上的意见的。而朝廷大军撤退休战,就减少了开支,让朝廷的经济得到缓和。何惜生就是再能干,平叛也是有消耗的。朝廷大军休战,消耗就完全是何惜生的。何惜生消耗越多,今后对付起来就更方便。古人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何惜生本事好,武器好,不能损失八百总得损失一百两百吧!就算只损失五十人,凭南岭的现有兵力,也得消耗何惜生好多人。何伯爵的兵力只有那么多。据多方消息印证,何伯爵只有一万多的兵力。其中还有一万是蒙匈人。蒙匈为什么会派兵帮助何惜生?朝廷没有人知道,想来多半是何惜生出钱请的。那么蒙匈人是不会为何惜生卖命的。南岭多山,何惜生的机械部队根本派不上用场,蒙匈骑兵也没有太大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才那么一点消耗!南岭是华思礼的老窝,还可以继续征兵。要是何惜生跟叛军拼完了,朝廷就更好了!何惜生的所有财产就成了朝廷的了!那个时候,南岭也损失惨重,绝对无法抵挡朝廷的大军!

冯志的话马上得到了朝廷大臣的赞同。即使郑思勋也不反对。谁叫何伯爵的威胁太大了呢?詹崇文之流同样不会反对。心里确实有点不舒服,也说不出来。就这样,在朝廷一致同意的情况下,皇上做出了决定:朝廷大军全面休战;凡是伤兵和今年的征召兵完全解散;传召政王爷进京主持战后重建;传遍天下,所有逃避战乱的人回家,恢复生产;何惜生何大将军继续平叛,务必消灭所有叛军!像这种朝廷意见一致的情况还是极为少见的。

当天晚上,何伯爵就得到了消息,知道了朝廷的安排。何伯爵撇撇嘴,没有说什么。

七月初六,何伯爵接到了王勇的消息:华思义跑了!这次跑路可是不简单,是坐船朝鬼方跑的!王勇在这几天没能强攻华思义,因为要等待弹药等运到。而且百果省的部队也有很多步兵,行军速度慢。王勇就降低了速度,慢慢进逼芳华省。华思义在芳华省呆了几天,本来计划尽快制作出大炮来抵抗的,可是制作太困难了。以前库存的钢铁都用完了,短时间炼不出多少。火药的生产速度也太慢。华思义早就传书,留在木阳省的家人都带了贵重物品迁往芳华省。可是华思义没有等到这些人和财物,完全落到了王勇手里。王勇按照何伯爵以前的安排,重要人物派人押送进京,钱财等就留下。华思义知道无法解救那些家人,也无法抵抗何伯爵的部队,干脆收集了所有船只,带上了物资,逃往鬼方。何伯爵虽然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