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追查(1 / 2)
“皇儿,这样不行。book.网文大元帅已经老了,已经站不起来了,很难控制局势。没有充足的理由,是不能把王爷叫进京来的。而且容易打草惊蛇。朝廷的消息轻易地流露出去,说明他们在朝廷里面有人。那些大臣也要查,看他们是不是勾结外人。你还要秘密传旨给政儿,让他准备意外。哀家认为,政儿是不会有谋反之心的。”
“可是怎样查啊?大内侍卫查案不一定行的。”
“哼!这很简单。祖宗为了防止意外,不许王爷从政和掌管军权。要想谋反,就一定要招兵买马。只要秘密查探各地的军队情况,就可以找到一定的线索。”太后的政治智慧远远超过了皇上。
就这样,大华明面发出了海捕文书,传遍全国,要捉拿那个侍卫。暗地里,大内侍卫大举出动,查大臣和两个王爷的情况。
太后有这样高明的政治眼光,两个王爷同样不差。两个王爷做的准备是比较充足的,每年的义务兵都完全招来训练,除了身体极差的之外,不搞以钱代役。常备军大都是义务兵。义务兵没有军饷,因此东土和南岭在军费上的开支很小。民壮都经过了军事训练,以后起事的时候找起来就可以使用。从中发现的素质很好的人,就用各种手段招募起来,充实到保护产业的安全。甚至还作为乡丁形式,藏于民间。因此,要想查出他们的军队超出常规,是不太可能的。
要想抓到那个侍卫,是不太可能的。那个侍卫和他的家人都已经到了南岭。普通捕快怎么敢到华思礼那儿去查?侍卫带的珠宝并不多,只价值万两左右。一方面要让华存孝坐实案件,另一方面华存孝府上的人太多,要想去挖珠宝很难不被人发现。只要被人发现了,他根本就走不了。华思礼把珠宝都收了,还是赏了那个侍卫五百两银子。那个侍卫心里不舒服,也没有办法。华思礼就是一文钱不给他,甚至把他杀掉,他也无可奈何。
本来,华思义计划的是陈相贵到了关外府,买到了盔甲,再散发传单。没想到陈相贵还没到,华思礼就散发出去了。华思义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当即要求自己的传单不忙散发。
三月十六,陈相贵终于赶到了关外府。陈相贵也没能进到伯爵府。不说何伯爵打招呼,反正值门的侍卫都是那样,不是何伯爵直系的人是不要想轻易进入伯爵府,一般人无论拿多少钱,侍卫都不会通报。陈相贵好话说了几大箩,礼品也送了,侍卫就像哑巴一样,只放下小篮,不开门。陈相贵只好回到关外府暂住想办法。
陈相贵派人偷偷地去找了顾尚全。顾尚全左右为难,在关外府那么久了,没有任何功劳,还不敢妄动。他知道何伯爵派人注意他。只要他不过分,关外府大家都知道的消息可以随便传回去,但不要想找到核心的情报。顾尚全知道南岭的林铁军找孙阳才进入了伯爵府,虽然不知道林铁军找何伯爵做了什么事,还是建议陈相贵去找孙阳。
三月十七,陈相贵在落马坑的工厂找到了孙阳。“孙主管,我想请你帮个忙。”
“陈侯爷,办得到的我就办,办不到的我也没办法。”
“我想问问盔甲的事情。”
孙阳算算,何伯爵答应林铁军一个月的盔甲,很快就要到了,这后面当然能挣更多的钱更好。不管是何伯爵的,还是自己的。孙阳说:“陈侯爷,这个嘛,不好说。”
陈相贵一听,“不好说”的意思不是直接拒绝,就说明有办法。陈相贵拿出一张两百两的银票,放在孙阳面前:“孙主管,有什么不好说的?”
孙阳当然不会把两百两放在眼里,瞟了一眼说:“陈侯爷,你是知道的,盔甲制作困难,产量有限,以前就是你们和南岭,还有百胜省平分的。伯爵府近在咫尺,我怕何伯爵知道了。”
陈相贵再拿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孙主管,只要你暗中多生产一些给我,我还会有大礼感谢。”
“陈侯爷,这些钱我最多告诉你生产的情况。如果你觉得不值,你还是收回去。”
“孙主管,你先收下。”
孙阳把银票收起,放在怀中:“陈侯爷,目前每天可以生产十副盔甲。但是何伯爵还是指示不增加生产,因为太费铁了。我们现在的钢铁虽然比较多了,但要用的地方也多。你恐怕已经看到了,关外府已经全面动工,新修一座城市。百果省的路也正在铺水泥路。今年霜林省和隔雪省都要计划修路。何伯爵早就调查了钢铁的产量,才决定了那些修建。钢铁的生产和使用都有记载,很难挪用。如果何伯爵没有答应,我最多五天可以给你挤出一副盔甲的用铁。另外,今年改进技术,突破了大雪时不能加工的局限,前期生产了一百副盔甲作为库存。不过,没有何伯爵的同意,这些盔甲是不能卖出去的。”
陈相贵大喜,有了这一百副盔甲,义王那里就很好交待了,然而他马上就沮丧起来:“可是,我见不到何伯爵。那些值门的侍卫不通报,我也没有办法。”
“我可以带你去见何伯爵。不过——”
陈相贵不得不再拿出一张五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