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土的策略(1 / 2)
这也要考虑电线问题。电线多数埋在地里和电桩里,只有少数的可能**出来,那些地方就使用紫胶吧。
风力发电最大的问题不是发电机,而是电的转化储存。一般发电厂是不储存电的。风力时大时小,时有时无,发电也就时多时少。而电动机要求比较稳定的电压。这就需要转化储存。一般都是用蓄电池。何伯爵干了那么久汽车机修,对蓄电池很了解。铅的冶炼和使用年代很久了(中国周朝就有使用,可查阅历史),大连山也有冶炼。最难的是硫酸。何伯爵的化学知识还没丢完,找来胆矾,高温后制得了硫酸。很快,蓄电池也就做成了。
经过十多天的时间,第一台风力发电机成功发电。可是有了电,何伯爵又为难了。电用来做什么?电灯?现在只有想想算了。最简单的白炽灯,何伯爵目前就有两大难题:一、钨丝。钨矿还没有找到,清松上次只是找造火药的矿石,即使找到了,提炼出来了,要想加工成灯泡的钨丝何其困难!何伯爵知道,小小的一个白炽灯的钨丝,拉直就有一米!可想有多细!而且钨是很坚硬的。二、抽气和充气。要想把灯泡内的空气抽空,或再加入惰性气体,现有的条件远远办不到!其它灯泡,更是不敢想象。相对而言,电动机简单得多。电炒锅、电炉也可以使用。这跟上个时空完全是两码事。
何伯爵本想要淘汰落马坑工厂的所有柴油机和汽油机。柴油机和汽油机发出的声音太大,发动也不方便,产生的烟尘比较多,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石油的来源较慢,柴油和汽油的产量有限,特别用柴油的地方太多。挖掘机等消耗柴油的速度非常快。汽油易燃易爆,危险性很高。还好大华没有抽烟的习惯,否则何伯爵坚决不会随意使用汽油。他来到这个时空就跟汽油有关。这里有了新的生活,却不知道父母怎么样了。想法是好的,合适的绝缘材料不够用啊!即使不计成本,也没有那么多紫胶来消耗。今年的紫胶还没到手,而且只要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会放弃紫胶。
合成橡胶,清松以前就鼓捣出了合成橡胶,这么久没有过问他,不知道现在有新的成果没有。想到这里,何伯爵就去清松的实验室看情况。
何伯爵知道一些大概原理,还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试验器材,包括密封、加压、加热等都可以适度进行。何伯爵把以前的硫化、加炭黑的方式也教给了清松。也不知道是清松的运气还是何伯爵的运气,清松的研究确实有了进展。何伯爵经过检查,发现清松研究出了可以做电线的橡胶和做车胎的橡胶。不过生产的效率极低,每天能生产不过一两斤。何伯爵当即要求,停止进一步研究,立刻着手扩大产量。然后何伯爵一边要求继续生产风力发电机,一边着手利用橡胶做电线。一两斤橡胶可能不算什么,对于何伯爵的工厂来说已经足够了。一斤橡胶可以制作多长的电线啊!虽然这个产量让北疆甚至大华全部用上电不可能,但已经可以确保替换昂贵的紫胶。南岭的人不是想利用紫胶要挟自己吗?你们的末日到了!
至于可以做车胎的橡胶,也要生产一些。太平关的水厂完工,就需要安装水管。一百多里路,水泥路也没修好,不用汽车是不行的。不过有一辆就够了,多了还没有什么用。汽油车的动力不高,柴油车要增大柴油的消耗。最关键的是需要大量运输的东西不多,道路也不允许。现在只有关外府的路可以行驶汽车,当初何伯爵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迟早会使用汽车。关外府到太平关的路,还在修。其他地方的路,一般只有两个马车宽,保证马车能交错行驶。要是何伯爵的汽车开出去,其他人都只好到路外去了。何伯爵还考虑过以后生产摩托车,战争时取代骑兵,两轮的,三轮的,比马好多了,而且使用汽油。目前的汽油使用不多,储存了一些用来做燃爆弹,随时防备意外。
六月初十,木阳省,义王府。
义王再一次召集幕僚商议,怎样对待北疆,当然其中最关键的是何伯爵。
义王首先讲话:“各位,多年来我们一直为了大业做各方面的准备。西域荒凉,距我们甚远,华恭根本不问政事,我们一直采取不过问的策略。这个策略到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南岭的华思礼一直也蠢蠢欲动,我们难以插手,对他的防范始终保持不变。中都,特别是盛京我们拉拢了一些大臣,同两个皇子的交往也很不错,都安插了我们的人。向阳省我们的人也不少,一旦起事,我们会很顺利。可是北疆,我们受到了挫折。华思政到了北疆,首先就问责周子轩,迫使其提前告老回乡,破坏了我们的计划。华思政施行无为之治,使北疆的发展停滞,我们是很高兴的。蒙匈入侵,我们以为会将北疆的兵马消耗一空,甚至打到隔雪省,把隔雪省的精锐也消耗一部分。可是出了个何惜生,轻描淡写击败了蒙匈,还获得了大量战利品,百胜省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为了限制北疆发展,温侯庭多次上书,可是都被压了下来。我们唯一的成功就是离间了何惜生跟华思政的关系,以及挑起了何惜生对朝廷的反感,何惜生可利用的资源更少,发展更慢。可是何惜生太能干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发展成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