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地(1 / 2)

加入书签

各省的种植高手,从三月初就开始陆续到达,现在都住在迎宾楼。这些人都很高兴,居住条件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唯一不太适应的就是太冷了,有的人来自东土、南岭,从来没有经历过冰天雪地的严寒。由于人不多,都安排住一二楼。楼上还暂时空着。水厂没修起来,楼上的上水就是问题。要想挑水上高楼,太费事了。试验田也开始播种。当然一切郑宝奇会负责,不需要何伯爵操心。郑宝奇基本上记下了何伯爵所能想起的植物方面的知识,可是要真正懂得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

蒙匈的小孩也在月底之前送到了。一些人是心甘情愿让小孩接受大华的文化,和大华做生意,蒙匈就能健康发展。也有些人是没有办法,在不能对抗何伯爵之前,还是忍一下较好。何伯爵的人在蒙匈消灭狼群所使用的武器,特别是燃爆弹,让他们心有余悸。当然他们认为,燃爆弹的杀伤距离不及弓箭,对他们的威胁也不是很大。也有人去取了魔油来试验,可是效果差得多。蒙匈也没有烧制陶瓷的作坊和工匠,无法大量生产。

何伯爵忙的是焊接问题。何伯爵是机修师,对焊接也是精通的。可是这里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焊芯简单,药皮就有点让何伯爵头痛。以前没有使用焊接,遇到相关问题,主要是靠整体浇铸、螺丝连接等办法。这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比如很快就要使用的大水管,从水厂到关外府,长达数千丈。不可能整体浇铸,螺丝连接也不太可好,时间长了,螺丝要生锈。另外还要焊割开口,焊接支管。焊条的型号多样,何伯爵目前只考虑水管的焊接需要的。何伯爵试验了很多种材料,只能勉强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到时候实在没想到办法,也只能这样了。

大型钢铁加工厂也提上了日程。以前都是小型加工,厂房、设备都是小型的。可是现在即将要使用的水管就需要大型设备才能加工。何伯爵有时埋怨自己,逞什么能啊?还没有想好相关的东西就提出修水厂,想吃自来水,现在是自讨苦吃了。一想到未来战略,咬着牙也投入到各种试验、研究上。

刘智升来得比想象的要快。四月初一,伐木工等刚离开,刘智升就到了。刘智升也带来了大华的地图,不过很简略,聊胜于无。百胜省的地图倒比较详细。

刘智升说,一般各地只有本地的地图,那张全国地图还是以前政王爷年轻时游历各地时在工部拿到的。工部倒有比较详细的地图,暂时拿不到,也不好找理由去要。当然何伯爵实在需要,政王爷就只好亲自回京放下脸皮去求情。政王爷已经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北疆了,一旦回京,影响是巨大的,说不定还会打草惊蛇。

何伯爵表示:“这地图嘛?有当然要方便一些,没有是没办法的事。暂时就这样,以后看机会再想办法。”地图的事情说完,刘智升的表情很严肃。

“何伯爵,政王爷问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什么办法?”

“哦,就是具体的应对办法。现在能不能把它压下来?”

“刘都督,我有什么办法?压下来?怎么压?他们只是有这个迹象,有这个打算,我们都没有任何证据。难道你敢报告朝廷,现在就去镇压他们?朝廷挥师出动,必须要理由。没有理由,反倒是帮助了敌人,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你知道古人治水的事情吗?”

刘智升点点头。先古时期,有一个伟大的圣人,历经多年治理水患,先是用堵截的办法,可屡不奏效,最后用疏通的办法,终于治理了水患。何伯爵的意思是,光靠堵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越演越烈。可是疏通呢?怎么疏通?古代的圣人也是领命而行,手上有无数的人力物力;现在何伯爵还不受朝廷喜欢。没有权柄,很多事都不能去办。何伯爵非文非武,就连政王爷也不知道怎么安排才好。看何伯爵的个性,绝对不是低三下四给人当幕僚的人。给别人做事有独自挣钱好吗?

“那如果战争爆发,你能不能很快地平息下来?”

何伯爵摇摇头:“我不能。这北疆历来贫穷,军备荒疏,去年才开始整军练兵。我对敌人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而且你知道的,我对具体军事的理解还不及一个普通士兵。我只会根据情况动一些脑筋。”

“一点办法都没有?”

“没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北疆建设起来,壮大起来。北疆现在能做的,也是努力发展,练兵,储粮。到时不会因为战争而没有粮食吃,军队不会由于吃不饱肚子而一触即溃。”

何伯爵当然不会完全说实话。凡是跟现代武器有关的,何伯爵也基本避开了小勇两兄弟。这个很简单,布置一些问题和作业,让两兄弟思考就行。即使两兄弟知道一星半点,也无法估计那些武器的威力。可是何伯爵是不会真心帮助朝廷的。这样**的朝廷,这样僵化的体制,留着有什么用?

刘智升带着遗憾离开了。何伯爵虚虚实实,没人能弄清底细。换其他人,没有好处,谁也不愿意费脑筋。给钱?钱少了何伯爵看不起,政王爷和自己也拿不出手;钱多了从哪里来?给权?这必须要经过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