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机械(1 / 2)

加入书签

在太平关养伤期间,何伯爵早就计划了一切,并做了很多准备。他或者用笔画出了一些机器图纸,或者用泥土做出了模型。从鹰嘴岩采回来的矿石,第二天就开始冶炼,炼出的精钢质量确实比普通钢铁好得多。何伯爵让梁铁匠等人看着图纸和模型最先做出简易的车床,再加工制作了稍微复杂的车床。车床是现代工业之母,这个话不是白说的。要说真正的高科技大型车床,何伯爵也只知道原理,要想制作出来,不知道还要多久。再说,即使给他那样的车床,他也不能使用。没有电,很多技术含量高的东西都是废铁。但是简易车床,何伯爵就太熟悉了。以前搞机修的时候,见了不少,亲自操作的也有不少。有了车床,再进一步制作拉丝机、冲压机、液压机。这些机器的精密度要求很高,内部也很复杂。梁铁匠等人只能用铸造和锻造的方式做出毛坯,然后何伯爵再亲手认真加工各部分的配件,再装配出来。机器再加工机器,循环往复,机器的精度逐步提高。何伯爵再告诉工匠这些机器的用法和用途。这几样东西的问世,立刻改变了金属加工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速度。机器本身是机密,不会对外的。能够见到机器的人都是在一些人引导下向何伯爵宣誓效忠过的。

暂时还不能生产动力设备,因为没有燃油,造出内燃机也没有用;没找到合适的绝缘材料(何惜生是物理专业,对材料化学实在不精通,何况他现在有“伤”在身,不能远行),电动机也没有办法制造;就连普通的蒸汽机他都暂时造不了。他设计了齿轮,连杆,曲轴等,用车床认真加工,组合后利用马力和牛力。现在的牛马多得很。战争缴获的,蒙匈用来赎人的,北疆军队换下来的,太平关没有足够宽敞的空地,怎么能大量放牧?还不都是存放在关外府,其他地方来买也是在太平关谈妥后,再到关外府来拿走。关外府的文武大员都是何伯爵的人,要用还不简单?分文不用不说,王勇还要让人准备草料。

最先产生效益的是拉丝机。拉丝机生产的各种铁丝,本身就有很多的用途,捆扎、拉线、搭网架……还可以很方便地加工成衣架、挂钩、铁钉、铁链、铁索……

然后产生效益的是冲压机。冲压机很方便地加工出盆、桶、铁盒子……如果用传统的铸造法,壁厚要高出几倍,重量当然也是几倍,既浪费铁,又笨重,表面还不光滑。如果用传统的锻造法,加工时间是成百上千倍。就是一个小小的马掌,普通铁匠一天都不能完成几个,可是冲压机一出,一天就是几千个。

液压机没能直接产生效益。何惜生现在制造的液压机型号也不大,只能有两千多斤的打击力量,可是比铁匠本身的力量大多了。锻造速度也提高了,任何锻造,相应的人力成本就远远低于普通铁匠。

前期没有招募铁匠,少数铁匠来了也只能是普通劳力。普通劳力的工价当然不及技术工。可是何伯爵的机器一开动,铁匠铺纷纷破产关闭。首先遭殃的是关外府,那几个铁匠很快就加入了何伯爵新建的铁器加工厂。然后的太平关,铁匠不是到关外府投奔何伯爵,就只能改行。那些招募铁匠的作坊大东家只能关门了事,或者停止加工,就在何伯爵那里进货,转手卖出,虽然利润少些,总比关门好。当初丁记铁匠铺的丁铁匠也没有了生意,无可奈何地情况下,他到关外府请求加入加工厂。何伯爵听师父梁铁匠说起后,让负责人安排,丁铁匠回太平关,丁记铁匠铺作为何伯爵铁器太平关指定经销商,也就是说,太平关只有丁记可以在何伯爵铁器加工厂直接进货,其他人只能在丁记进货。丁铁匠感激流涕,当初收留了这几人,竟有如此大的回报!

何惜生以前就想到了书坊的印刷方式,现在改进了排版方式,又利用畜力,设计了印刷机,把品味轩的印刷工作都搬到了关外府。太平关品味轩只保留卖书、接洽业务,还对外宣布,对外承接各类印刷业务,五十份即可起印,保证高效,价钱比其他书坊低一成;即日起,品味轩的各种书降价一成。立竿见影,品味轩的生意大好。其他书坊都猜到品味轩掌握了新的印刷技术,可是拿品味轩没有办法。想合作,品味轩的主人也不答应。一些人见机趁早改行,损失还小些。有的想坚持下去,到最后不得不破产改行,损失惨重。品味轩趁机接纳了一些经营人才,但是对印刷的秘密始终不让新来的人知道。何伯爵还指出,负责印刷的人需要印刷的时候就工作,没事的时候就研究改进油墨、墨水、印刷术;刻版的人现在的工作太少了,就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

何惜生接连又制造了打米机、磨粉机,虽然还是畜力,但功效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不光是速度快,而且打出的米,洁白如银;磨出的粉,又细有匀。送到集市上,价格高出了一倍,还是供不应求。太平关粮食加工作坊纷纷关门。有人来找何伯爵,要求专利转让。可是何伯爵现在根本就不申请专利,而且马超已经进入蒙匈,何伯爵有伤不见客,其他没人能做主,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谈。

马超进入蒙匈后十五天,终于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金珠的侍女。汗王使臣布朗再一次到了大华。

布朗这次前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