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识字教学(1 / 2)
墨水瓶已经送来一部分,陶质的和瓷质的都有。太平关又一次出现了何惜生何爵爷的专业广告词“你还在写字时临时磨墨吗?你还在经常磨墨用不完浪费吗?你还在为经常磨墨弄脏衣服烦恼吗?你还在为羽毛笔蘸墨水发愁吗?现在不会了!你可以一次磨墨,使用很久!你可以方便蘸墨,方便携带!一心为民的一等男爵何爵爷设计了墨水瓶,全面解决你的烦恼!”“何爵爷出品,必定利民!必在利民!”
当然,效果是明显的,小小的专卖店开张第一天就受到了人潮的冲击,好在有侍卫维持秩序,不然非挤出人命不可。送来的墨水瓶被抢购一空。后来的人都问什么时候到货,甚至有人出了定金,怕下一次到货后又被抢空。
男爵府侍卫家属也开始分流,一部分去了陶器作坊,店里需要两人,其他的暂时做羽毛笔。由于现在不赶时间,有空就学习识字,水仙空闲了几天后又忙起来。
马超把太平关的经营打理好之后,利用以前的人脉,又用了几天时间就把羽毛笔和墨水瓶白果省的生产销售权全部成功转让了。不过这些,何惜生暂时是不能知道了,他已经到了葫芦峡。
这一次,何惜生没有再溜号,老老实实呆在葫芦峡。他到达之时,坝基已经完成,两侧也修筑了不少。一些专业人士,随他指挥,准备安装第一道闸门。
何惜生确定了一个位置,量好尺寸,就指挥铺闸门地槽,砌两侧堤坝,安装墙槽。闸门被用圆木送到了坝基边。活动塔搭建在两丈多远,四根吊杆搭在上面。拴好绳索,四根吊杆同时动作,闸门缓缓地立起。闸门四周都围着人,带力向上托。吊杆以及周围的人再缓缓移动,小心地移到地槽上的指定位置。成功了!何惜生悬着的心放下来,又指挥安装天槽、轱辘、缆绳。一道闸门完成了!
后面就简单多了。既然能安装,吊杆、活动塔都没问题,其他闸门位置一标出来,就可以同时铺地槽,砌侧墙,安墙槽。闸门就只能一道一道的慢慢来。堤坝正有序地修筑着。何惜生没想到的是,太平关已经闹翻了天。起因有两个方面。
水仙的识字教学是对侍卫家属的义务付出,外人是无权干涉的。人都有亲戚,都有三朋四友。侍卫家属在利民店看店的人有空就练字,被前来的亲戚看见了。亲戚觉得很惊讶,问了之后才知道是男爵夫人教他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都知道了。有的人动了学识字的念头,请侍卫家属帮忙。男爵府是不许随便进人的,何惜生早就说过。那些人就跟着侍卫家属学,男爵府不能进,就在外面学吧!学多少算多少,总比不学好。侍卫家属不好推辞。于是,利民店、男爵府外,经常就围满了人,甚至越来越多。有的确实来学识字,看热闹的更多。事情闹大了,水仙也就知道了。她想反正没事,也不敢把人叫进府,怕坏了何惜生的规矩,就在大门外每天教识字。
马超也遇到了以前的朋友。朋友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做生意,要帮人了?以前不是说要帮就帮自己服气的人吗?何爵爷哪里让你服气了?马超解释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了何爵爷学识字的事,也就说起何惜生惊人的学习方法和速度。听的人哪里肯信。不相信是吧,去看看!反正男爵夫人正在教识字!一行人就来到了男爵府。
说来也巧,有些秀才啊,教书先生啊也听说了男爵夫人教识字,而且识字方法与众不同,也来见识。一般的私塾,入门就是背《三字经》《百家姓》,然后学习古代诗歌等,都是随文识字。而水仙不用书本,不教背书,只教识字。
水仙今天正好教“青、请、情、清、晴、蜻、睛、精”。水仙先拿出写有“青”的纸,举起来给大家看,说这就是“青草、青色”的“青”,让大家念一念,有笔有纸的在纸上写一写,没有的在地上写,写好后让旁边的人看看写对没有。然后拿出写着其他几个字的纸让大家看了猜字怎么读。有的人猜对了一些,猜错了一些;有的人刚来学,不敢猜不会猜。水仙就提示订正。读音相近,要说话的,要有心的,跟水有关的,跟太阳有关的,跟虫有关的,跟目有关的,跟米有关的。经过提示,大家基本上都猜对了。水仙又叫大家写一遍,想一想是怎么猜到的。水仙指出,猜字要根据字的几部分来想,可以猜对很多字;但是有的字不好猜,猜错了知道后就多读几遍,多些几遍。水仙最后拿出“静、猜”,指着“静”说有“争”,争斗就很吵闹,这里要跟“青”的读音相近,可以怎么猜?英子一下就猜对了,水仙就表扬了她。水仙又指着“猜”说有“犬”,犬本来是狗,代表兽类,有没有兽类与“青”读音相近的?大家说没有。水仙就特别指出这是“猜字、猜谜语”的“猜”,要求多读多写几遍。
水仙的第二项教学是请在场的随便说一句平时说得多的话。芳子看英子受了表扬,小姑娘心底都在较劲,自然连忙说了一句:“我今天去买菜。”水仙写在纸上,展示给大家看。前面几个字多数人都学过了,重点就学“买菜”。先讲“买”,由“四、贝”组成(“买”的繁体“買”),贝就是钱,钱能做什么?有人说买东西,有人说养老人,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