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殿试(3 / 5)
霎时间,太和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与赞美之声。
“妙啊!此策当真石破天惊!闻所未闻!”一名老臣抚着胡须,眼中精光四射。
“是啊是啊,萧才子此番言论,直指我朝积弊,又给出了如此周全的解决方案,真乃国之栋梁!”另一名官员连连点头,满脸钦佩。
“天佑我大衍!竟有如此奇才,胸怀丘壑,目光如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萧才子的见解,令人茅塞顿开!”
就连那些原本面露难色的贡士们,此刻也大多露出了恍然大悟、心悦诚服的神情,纷纷交头接耳,对萧九的才华赞不绝口,仿佛她提出的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拯救国家于水火的唯一良方。
萧九脸上也越发得意。
然而,御座之上的楚路听完之后,脸上却毫无波澜,反而在心中冷笑不止。
刚开始看萧九自信满满,口若悬河的样子,他还以为萧九真有点干货,担心自己可能反驳不了,毕竟他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建树。可听着听着,这担心就没了。
这套说辞,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环环相扣,实际上也就是键盘侠的水平。虽然楚路自己也想不出更优秀的方案,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反驳,却没什么问题。
“说完了?”楚路淡淡开口。
萧九一愣,皇帝的反应与她预想中大相径庭,但她还是恭敬回道:“是,学生说完了。”
“哼,”楚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语气陡然转厉,“好一个‘转移矛盾’,好一个‘唯有美名’!朕且问你,你这‘天子府监’,由何人掌管?考核标准由谁制定?评判之人又由谁来监督?你只想着设立一个新衙门来安置冗官,却不想想,这本身就会催生新的权势谋私之地,滋生新的腐败!到时候,这‘天子府监’怕不是成了某些人安插亲信、排除异己的新战场!”
“再者,你言‘既得利者自会主动压制反对之声’,更是痴人说梦!那些被你划为‘前百名’之外的官员及其背后的家族,难道就会甘心受戮?他们联合起来的力量,难道就比你那虚无缥缈的‘既得利者’要小?届时内外勾结,阳奉阴违,你这所谓的考核,岂不又是一纸空文?”
“还有你那‘每月小评,每年大评’,听着精细,实则繁琐至极!平添无数文书往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怕是只养活了一批专门负责‘评价’的官员,而真正的实干之人,却要被这些无穷无尽的考评拖垮!这与人浮于事何异?”
“至于所谓‘五年无升迁贬黜便要入京述职’,看似公允,实则一刀切!地方事务千头万绪,岂能量化比较?有些官员默默耕耘,潜心治理一方,短期内难见奇功,却被你这规矩逼得急功近利,甚至铤而走险,伪造政绩,此等后患,你可曾想过?”
“你口口声声为国分忧,实则纸上谈兵,异想天开!所献之策,看似精妙,实则根基不稳,考虑不周。是根本不懂权力从何而来的黄口小儿才能想出的天真之计!若真按你所言推行,非但不能解决冗官之患,反而可能引发朝局动荡,国本不宁!荒唐!可笑!”
楚路一番话语如连珠炮般砸下,批驳得萧九体无完肤。
萧九脸上的自信与得意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煞白与难以置信。她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楚路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让她根本无从反驳。
这怎么可能?原著里不是这样的!皇帝明明对她的计策赞不绝口!
楚路见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懒得再多言,直接拿起朱笔,在面前的名册上重重一划,冷声道:“此等空疏之论,不堪大用!萧九,殿试策论,列为末等!”
末等?!
萧九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她从众星捧月、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