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储君心忧夫妻密谋(2 / 2)
谋划了一通,提醒对方不要对“未曾圆房”之事大肆宣扬。这样一来,既不得罪皇后,也不得罪皇上。
夜色之下,不能入眠的又何止秦王一人,东宫里更是一片肃压之气。
拓跋晃听说府里的几个差兵讹诈了几两银子在集市上喝醉了酒胡说八道。堂堂储君能指使兵差杀人灭口吗?尤其是诛杀一个带着婴孩儿的妇人。。。。。。
不免担惊受怕,父皇会不会因此而听到什么风声?今夜去安乐殿探望,父皇的态度极其不友善。或许还会有下一步的举动,他该如何自保?
心乱如麻,门外突然有人来报,“大喜——太子大喜啊,小的恭喜太子。”
“何事吵嚷?喜从何来?”颓然坐于榻边。
“宁头城大捷!听说高凉王赶到了宁头城,慕利延西逃,其子慕容被囊领兵迎战。中山公杜丰亲帅骑兵追赶,穿过三危山,在雪山下活捉了被囊,什归,以及乞伏炽磐之子乞伏成龙,今夜已全数押解回万年。”
“这么大的事,本宫怎么不知道?”全无喜悦之情,但见一脸惊惧之色。
“怎么——太子当真不知?”照理说身为国之储君应该头一个知道这样的大事,“崔司徒古弼等诸位大人都已经奉旨连夜进了宫。太子没接到口谕?”
望着晃动的烛光,木然摇了摇头:军国大事都不必他这个储君过问了吗?父皇之前不冷不热,眼下却是蓄意冷落,打算废了他,令他自生自灭吗?
父亲多半已知道了他日前的所为。可恨他养了一群百无一用的废物!那孩子有惊无险,如今还成了皇后的嫡子。东窗事发,他该怎么办?
是就这样俯首让贤,还是硬着头皮赌一把?虽然未必能成大事,但至少可以转移父亲的视线,以免那双森冷的眼睛在背后死死地盯着他。
好吧,一不做二不休!
父皇因受到崔浩老儿的挑唆,意在废除胡教,下令大肆拆除佛庙,处处限制佛徒沙门的行动,关中一带羌人和氐人聚集,佛教沙门历史久远根基深厚,朝廷颁发下去的政令因此而遭到强大的阻力,随时可能激起民变。
或许这正是他机会,如今父子之情坏断,只有靠菩萨救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