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加入书签

偏心眼儿,满心里除了就在自己身边的老大家的,就是老三家的,老二嫁的女婿没出息,老二还总要带着孩子回娘家打秋风,她就不喜欢,甚至有些厌烦。哪怕知道老二家孩子喜欢吃腊排也从来不做。周晴十岁的时候,有次说起爷爷奶奶家的一个亲戚做了好多腊排骨,说得一脸的羡慕馋样,她听着气不顺骂周晴眼皮子浅,唠叨上头又细数她爸的过错,后来是把这孙女说的眼泪汪汪出门了,从那之后这个外孙女就不跟她亲近了。事后她其实也后悔了,孩子眼皮子浅那还不是大人给委屈出来的?再说二女婿的那些过错是真的,她没说谎,但那关孩子啥事儿?而且那也毕竟是外孙女亲爹,她毫不留情数落人亲爹,孩子心里能舒服吗?她临死前,除了老大家的幺女当时就在公社读小学,第一个赶回来的就是周晴,但她当时满心满眼儿都是外甥老六老七,自己女娃子都不惦记,哪里还在乎孙女?再后来人死了成了一缕魂儿了,到处飘来**去,看着老二家来坟前祭祀是最多的,也曾在周晴身边待过看过,这娃娃倒是个重情的,只可惜遇上那么对父母……唉,这辈子她是决计不会再让两个女儿都走上辈子的老路了,周晴…上辈子那些外孙女,怕是都得没有了。

想到那些事儿,明明这饭吃的很热闹,饭桌上大家摆龙门阵啥的都说得很开心,可散了席回家路上,杨妙华还是忍不住长吁短叹起来。

之前都只想着往好的发展和改变,却忘了一旦改变了开头,那么结局自然也会大不一样。哪怕她对上辈子的三个女婿都不满意,也打定主意既然重来了绝不会再让女儿跳进同样的坑里,可想到那些孙女,她忽然还是感到了一些不舍和难过。

“紧到叹气咋子?不要哈儿又哎一声哈儿又哎一声的,是啥子好事吗?”要走拢家门口了,赵福安终于忍无可忍,“现在日子又不差,你莫在这儿找些事情出来哈!”

本地人认为,经常唉声叹气是不吉利的,甚至一个好好的人要是有事没事儿就唉声叹气容易沾染晦气,本来有的好运气也要给叹没了。

杨妙华本来也完全是无意识叹气,这会儿被提醒,也没回应赵福安,却是猛地一抬头:“今天是好久了?”

“安?”

“今天几月间?好多号了?”

赵福安一脸的莫名其妙加无语:“兰珍都读书了,你说这是几月间了?”

对啊,兰珍都读书了,暑假都过了,都入秋了。

杨妙华摸着肚子,忽然一扭头就往外面走。

“咋子了?等会儿,你咋子了?”

赵福安都开门了,被吓了一跳。

杨妙华脸色比他更难看:“你先回去,我还有事,我出去一趟。”

“等哈儿,天都黑了,你走哪儿去?”

虽然现在天黑的也还没那么快,但他们在杨东林家吃饭了帮忙洗了碗还坐了那么好一会儿,吹牛都吹了好久,也是趁着还有月色才回来这么晚的,但这也毕竟不是夏季那种明亮的月夜了,她还一个人出去,真是……关键都这个点儿了,别家也都睡了呀!

赵福安一把拉住了她:“有啥子事嘛,你给我说。”

杨妙华:“……”

她能怎么说呢?难道要她说,他们本来应该有个儿子,就在这年的腊月初出生。虽然那个孩子上辈子夭折了,但她这辈子肯定能养活的。可这孩子怎么就根本不来了呢?

是的,就在刚刚的失落中,杨妙华总算想起自己忘了什么。不是上辈子还很遥远的孙女外孙女,而是她夭折了的第二个儿子。

尽管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人对于痛苦总是会选择性淡忘,前世后半辈子她很少想起这两个过于早逝的儿子,也从来都不会提起这两个夭折的儿子,孙女们甚至没有一个知道她们本来还有两个舅舅的。但是她毕竟是母亲,是她十月怀胎是她一朝分娩,又怎么会真的忘记孩子的出生?

她只是没想到,上辈子孩子是生下来夭折了,而这辈子,这孩子根本就不来了。

就是不来了。不只是因为肚子还没隆起,而是她清楚的记得前面几个月的月事,没有一次落下。这哪里像怀孕?

之前怎么就没想起呢?明明之前她都还想过的,大儿子错过了已经夭折了没办法,但是这个儿子她一定能保住了,可怎么就根本不来了呢?

而这种失落,她又如何能告诉赵福安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