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3)

加入书签

那时候还能安慰自己,没啥,这是还没结婚没到手可不就得殷勤点,等结了婚到手了肯定就没这好待遇了。没成想人家一结婚,回门礼更多,章家那么多小辈儿都给发红包,还不是一分两分的红包,都是一毛两毛的,给长辈的孝敬就更别提了。

这不,别说外人看了眼热,就是章家自己人都忍不住有些意动。比如二舅娘,她自己都还有个幺女呢。

杨妙华也想到了二舅家的这个小表妹,也属于是老来女了,才十三岁,一脸的稚气未脱,打他们一家来了,就抱着兰珠不放,活脱脱还是个娃娃家,二舅娘就给考虑上婚事了?

心里怎么想,她也就怎么问了:“家莉还小吧,不是说还在读书吗?”

“她那个读书就是认两个字,不当睁眼瞎就是了。未必还指望她考状元啊?也就这一两年的,不妨事。再说我就先问问嘛,你看家英不是也定了这么久才结婚的吗?”二舅娘不以为意,“那有好的肯定是要早点就看起来,不然再等几年,说不定好的都被别个挑完了,到时候我们还有搞吗?而且这回我看家英跟建业两个,还是早早的培养了感情的,有这样的好人家,也不怕隔得远。”

得,她刚想说隔得这么远呢,二舅娘把这话先说了。

但她也不能就这么直接应下,上辈子做媒人,除了确实能赚钱之外,她就是骨头轻,挺享受那种事前别人有求于她、成了别人登门感谢她的那种感觉。可实际上个中滋味儿也就自己才懂,哪有那么多刚好合适完美适配,很多时候媒人腿跑断也未必会有个好结果,甚至稍微有点什么差错最后都会怪到媒人身上来。上辈子她是说成了好些对,那几年可以说是年年都有新人上门拜年感谢,但也有不成的,甚至有些时候她自己也会被当事人欺骗,传达错误信息,最后组成怨偶的。所以人生最后那几年她都不干说媒的事了,除了感觉说成怨偶也损阴德,也是怕麻烦。

这辈子呢,她知道自己骨头轻的毛病,经不住别人几句吹捧,就更是提醒自己要谨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应下什么事儿。能完全靠自己做到的事情还好,做不到还惹一身腥的绝对不能答应。而做媒,就更是容易里外不是人。她哪里能这么直接应下啊?

“那倒也是,不过像孙家那样条件的,怕是不好找哦。我们公社就那一家,你想嘛,孙家都敢跟公社书记对到干,唉,二舅娘,你们晓得我们公社换了书记的事了撒?”

二舅娘一听就连连点头:“啷个不晓得?都听到说了嘛,就前段时间县上都来了人下公社,就是来检查的,说的就是红旗公社书记贪污,他们才跟到都下来查的,到底贪了好多嘛?”

这种话题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一下子,原本站在旁边的人都凑了过来,就想听听杨妙华这个红旗公社来的人讲讲一手八卦。

杨妙华自然是知道的都说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要说反腐治贪啥的,后世还真就没现在这时候严格直接,那是抓到了就能弄下台,真正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且基本都会公开,绝不会出现调查十天半个月都没结果慢慢不了了之的情况。

大家都听的惊叹连连,听到杨妙华说新书记还在查生产队,撤换了好几个生产队长,就更是一个个拍手叫好,还有人直接问杨妙华:“嗳,来娣,都换队长了,你咋没去争取一下?”

“没有没有,我们队还没换呢。再说现在队长是东林叔,是我们杨家的,我还要喊一声二爷的,别个干的挺好的,我争取啥啊?”

大舅娘接话:“是,都是一家人,不好这么干的。再说来娣这么年轻,又是个女人家,啷个当队长嘛?你们就别在那儿想东想西了。我看当队长也未必有我们来娣现在这么出息能干的,都去了省城了,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啊?”

“就是就是。”

于是大家又问起在省城的见闻,黄龙公社比红旗公社离县城近,相对发展也比红旗公社要好一点,没那么穷,队里条件好些的人家逢年过节还会去往县城一趟,像章家条件不算差,三个舅舅都属于去过县城的,就算顶出息了,可是还没去过省城呢,那可算得上是大城市好地方,都不知道是个啥样子。

杨妙华也尽可能把自己的见闻都告诉大家,省城的房子、街道、百货商店……说得最多的还是厂房,她毕竟不是什么有钱的闲人,那所谓的见闻也不过就是在货车上看到的,真正去过的也就是制药厂的后勤处,能看到周围的一些建筑而已。

即便如此,这些见闻也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那百货商店,也就是有一次货车司机要送货到另一个地方,绕了路他们搭车上顺便就看到了一眼,当时那司机同志介绍的好像多牛似的,杨妙华也很激动去看,结果她挺失望的,说真的还不如上辈子后头镇上开的超市呢!倒不是说商品啥的不如,就是那种感觉,不够花花绿绿不够宽敞大气,整一个还是灰扑扑的,感觉好像也就那样。

心里吐槽归吐槽,杨妙华说的情绪还是很饱满的,她着重说的还是那些厂房,她见过最多的就是密密挤挤的厂房,想到那里面都是这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