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加入书签

,之后那些年大家都是在往外搬。她要是这时候起房子在这儿,以后往外搬就更麻烦了。所以还是得等,只能忍忍了。

正因如此,就得赶在连绵雨天之前把存的这些蝉蜕给赶紧运走。

赵福安听了也说好:“对啊,建业眼瞅就要结婚了,结了婚肯定要在家好好呆段日子,是得在结婚前就去一趟。你跟他说没有?算了这事儿我跟他说。到时候一起去。”

要不说孙建业也是个人才呢,就跟着杨妙华去了两趟省城,人家就有那能力,一点不带怵的,还在省城发展起人脉来了,杨妙华也不知道人到底咋做到的,反正就是人在省城也能淘些东西,所以现在去省城他们倒是多了一个人搭伙。

同时杨妙华注意到,听到说省城,兰珍那眼睛更亮了,就差没插话说自己也想去省城了——小女娃显然还是有点脑子的,知道县城都那么远,省城就更别提了,倒是没开口。不过那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显然这趟县城之行她是铁了心要去的了。

说过这些,杨妙华又问起修路的事儿:“你们路修的咋样嘛?我都听到说闲话的了,咋个的呢?是有啥子事嘛?”

修路主要是出壮劳力去干活,但他们毕竟只是巴着河口公社的光,实际上没拿到采石场批条的,红旗公社这段路算是比较敷衍也比较轻松的,事实上也如此,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让出壮劳力,而是生产队轮流派人去,赵福安也就才去了两天。

“说也不是啥子大事,就是吃的有点撇嘛,还有就是工分撒,之前这种事嘛工分该记十二分的嘛,这回最多的就记十分,还有些才记八分的,那肯定就有说的了。那还有啥子闲话吗?说来说去不就是这些。都是因为这些。”

赵福安想到这个就不大高兴。他没说的是,也不知道是谁在传小话,说什么都怪杨来娣帮河口公社,结果搞得他们也跟着下苦劳力,还没有河口公社那边的待遇好。说得好像来娣是一切罪魁祸首似的,可实际上他们不用搬大石头啥的本来就没那么辛苦,虽然也累,可那不就跟下地啥的差不多吗?哪来那么多意见?又不是来娣叫修公路的。

他这是还不知道修公路的好,不然肯定更能反驳。确实,现在修的公路还只是通到公社的,对大家来说没那么多便利,他们也不怎么出生产队,似乎更没什么用得上这公路的地方,现在却要去修公路,待遇跟那河口公社的还根本没法比,那能没有怨言吗?

杨妙华听了有些惊讶,她是还没听到那些小话,只是问:“这样啊,那是有点不好说。吃得是有好撇嘛?吃得饱不嘛?吃不饱明天你带点苞谷粑去。”

“那也不至于,还是吃得饱。就是煮些豆豆儿红苕啥的,吃了烧心。”赵福安摆摆手。

“点儿饭都没得啊?”杨妙华更惊讶了。哪怕这工程量劳动量不大呢,好歹也是修路,是个上头派下来的任务,居然一点面子工程意思意思一下的米饭都没有?

赵福安没多想,主要以前去干这种活,就是有饭,也不多,更轮不到他这样没有宗族长辈的孤儿,所以并没觉得有什么:“反正也没以前那么恼火啊,再说这不才交了一批公粮,公社说没得那么多粮食的,再将就几天就好了。”

杨妙华却觉得这里面有事儿,咋可能一点米饭都没有呢?不过想到公社谢发强那等人,也知道,就是有也叫他们给昧了,这种事儿也算正常,顶多就是这次的吃相格外难看而已。况且这事儿难道就她一个人看出来了?稍微有点脑子都能想到,可想到了又有啥用?你个小小社员还能斗倒公社干部咋的?平白给自己添堵。

她只好对赵福安说:“老是红苕豆子啥的吃多了也不好,我蒸点苞谷粑,你个人带去吃。别给我说有的没的了,反正不就还有两天吗?家里现在也不缺那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