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买点菜(1 / 3)

加入书签

“幺妹儿,扯几根蒜进来。”

孙家,林淑云正在灶屋里做饭,需要什么菜就直接叫人去自留地摘就是了,反正就在灶屋后头,快得很。

孙菁菁在屋外头,闻言几步就去了自留地,才拔了两根蒜,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就跑到了灶房里:“妈妈,杨二姐他们怕是没得菜了哦?”

“咋个嘛?你要给她送点去吗?”

这口吻……孙菁菁淡定了下来:“妈妈你都晓得的啊?”

也是,她都能想到,她妈还能不知道?

“那是你个人傻,他们家本来就没有自留地。”

“也是哈。”孙菁菁点头,“那我们——”

“不用了,人家需要肯定会开口的,哪用得着你跑去送。”

便是与人交好相助,也不至于什么都想到了就往人面前送的。关系再好都不至于到那个份儿上。

而且你说是什么紧急的东西也就算了,几颗菜而已,现在是啥日子?多少人饭都吃不饱,哪能就惦记顿顿有菜了?干吃苞谷粑才是贫苦人的常态,想要煮点饭,里面掺红苕都是奢侈,更多的人家只能掺比红苕更便宜还不好吃没啥销路的巴山豆,豆多米少混成一锅粥,就已经比苞谷粑好太多了,至少是软和的,掺了细粮的。

“那也是哈。二姐他们还有白糖和猪油,还是可以。”

“那是撒,没菜嘛还可以吃油拌饭蛋炒饭。哎哟,扯那些多的,快点给我把蒜拿进来。”

“来了来了。”

发生在孙家的一幕杨妙华当然不知道,正如林淑云所说,她虽然一时有些烦恼,但也没持续太久,主要还是上辈子的意识带了过来,那是后头日子好过了,吃油吃荤不说吃腻了,也因为三高要控制糖油,反而每顿都得讲究弄个什么青叶子菜,那才健康。可这是什么年代?他们家老三都还没出生,家里自留地都没分下来,没菜吃才是正常的。

觉得没滋味儿不下饭,那是矫情的。再说现在家里,猪油、酱油、白糖,哪一样不能添滋味?

只是杨妙华心里面还是默默决定得泡点酸菜了。至于自留地啥的,别说不容易争取到,就她才刚拿别人家的自留地那么好一通威胁,就不要想着能这么快去弄自家的自留地来反让别人威胁了。

但泡酸菜还是可以的,自家没菜,可以去找人换嘛。一次多换点,泡成酸菜,还不用经常找人换。毕竟萝卜青菜啥的,白煮又不好吃,炒的话又费油,但是泡成酸菜滋味儿就好许多,而且还更能储存。

说干就干,第二天杨妙华就跑到公社供销处去买了两个坛子,又买了大袋盐,一口气用背篓背回家,趁着大太阳把坛子洗涮晾干,下午就跑到九队去找人买菜了。

是的,本队买不到,下不去那个脸,她可以跑别的地方去嘛,恰巧她还知道九队那边就有卖菜的。

前世土地下户之后,和他们这挨着的四五六队仍旧种庄稼为主不同,九队那边率先发展起了蔬菜种植,规模搞得还挺大的,具体都种了哪些蔬菜其实杨妙华也不清楚,只记得肯定种了很多姜。因为她家的条件根本买不起什么正儿八经的菜,她跟九队那边打交道的,就是去买人家卖完菜丢下的一些边角料,比如切掉姜块剩下的茎秆,就那些东西,也要五分一斤,一旦家里没菜吃的时候,就去买回来,把稍微还咬得动的部分切成丝凉拌,也就囫囵算个菜了。

虽然现在还没到土地下户,但是九队那边早就开始种菜了,比如说莲藕,应该是以前就有人种,现在虽然说规模没有后头很多家都专门种菜那么大,但在各个生产队都把水田拿来种稻子的情况下,九队能拿出几块田来种莲藕,就已经很不同了。事实上也是,九队的工值都是红旗大队九个生产小队中最高的,凭的不就是抠藕卖给供销社吗?那可是金贵东西,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不是生产队这些普通社员能消费得起的,直接就给送县里去了。所以九队的日子嘛,当然也就要好过一些。至于说别的生产队眼不眼红,啧,眼红也没办法啊,人家九队是有祖辈种藕的,人家知道怎么整怎么伺候莲藕才能长得多长得好,不是随便个人拿点来插淤泥里就能行的。

杨妙华现在自然也没打莲藕的主意,这东西拿来泡酸菜是糟蹋,而且想也知道味道肯定不咋地,泡成酸菜还不如直接凉拌呢!根本划不着。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现在生产队最多的萝卜青菜,不过她也做好了准备,可能不太好找,毕竟是天冷时候的蔬菜,现在大热天,最常见的还是各种瓜类豆类,丝瓜隼瓜南瓜豇豆青豆四季豆,茄子辣椒啥的都少,基本都是自己留种育苗,还都是老品种,瓜类豆类的还好,辣椒茄子留种育苗比较麻烦,挂果率还不高,一般人家自然就种的少。杨妙华就想弄点豇豆,哪怕多花点儿,也要换嫩点的豇豆泡酸菜,那滋味才叫绝呢。本地有道名菜,烂肉豇豆,就是用这种酸豇豆炒碎肉,香的不得了,特别下饭。

杨妙华想想都觉得口水要流下来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根据上辈子的记忆,很快就找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