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系统架构采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3 / 3)
密的关系,她当然不会傻乎乎地继续问了。
“既然你来了,那正好,把你的那些信件给带走吧”
闲聊了一会儿,周雁如就拿来钥匙,让他把那些读者来信全带走。
跟着老太太来到所谓的杂物房,其实就是四合院的倒座房,这种房子并没有窗户,所以常年阴暗潮湿,当然这只是相对京城的气候而已。
推门进去之后,顺着老太太手指的方向,王多鱼的目光瞬间瞪直了,惊呼道:
“周主编,您可别告诉我,这些都是写给我的信”
王多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前十来平米的小房子内,足足有六个麻袋,并且角落的桌子上还有一大堆呢。
具体有多少封信,那是真的数不清呢。
“对,都是写给你的信,赶紧把它们都带走吧”
周老太太挺厌烦这事儿的,说罢,背着手回了自个儿办公室。
见状,王多鱼没办法,只好喊来范荣庆帮忙,结果傅吉祥他们也过来帮忙,一起将这些信件全放车里了。
计算所附近的招待所,王多鱼看着房间内堆积如山的信件,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范荣庆看到字就头大如斗,他帮忙把信搬进来房间之后,就溜了。
所以房间内就只剩下王多鱼一人了。
“算了,先看看这些读者到底给我写了什么吧”
他没让朱玲一起过来帮他拆信,倒不是不信任对方,而是因为信件本来就十分私密,确实不太合适让对方看。
拆了两封信,不是粉丝来信,反倒是写了文章让他帮忙审核。
为什么
因为这两读者说他誉王写的《雪城》一般般,还不如他们写的呢。
“有本事就自个儿给杂志社投稿呗,写给我干嘛”
看了一眼之后,王多鱼就将这两封信给扔一旁了。
这样的‘垃圾’,简直就是浪费他的时间。
但是当他拆开第三封信的时候,居然是读者打赏,足足有五块钱和五斤粮票。
王多鱼顿时惊讶不已,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可真是神奇呀。
把那五块钱和粮票放一旁,王多鱼开始仔细阅读信件,然后才知道这位读者误会他了。
读者以为王多鱼是《雪城第一卷破晓》里的那些落魄知识青年,冬天冻成狗,还没饭吃,所以才会主动给他寄钱。
哭笑不得的王多鱼,只好拿出纸和笔,开始给这位读者回信,结果他刚写了两个字,然后就停住了。
目光落在那六个麻袋上,他不由皱眉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信件里,应该还有不少是读者打赏吧
所以,他要全都回复这些读者来信么
真要这么干的话,那他岂不是不用干其他事情了,接下来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都用来回复这些读者来信了。
所以,他不能这么蛮干,必须得想个法子。
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通过《京城文艺》发一篇通告就可以了。
嗯,就这么办吧!
只不过,到底有多少读者来信打赏了呢
于是他接下来就开始了欢快的拆信之旅,就好像是拆盲盒一样,特别有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