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蜀兵出(4 / 6)

加入书签

攻,待其两败俱伤,再出手。”

冉闵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传令各部,收紧包围,但暂不进攻。”

桓冲也做出了类似决定,东晋军按兵不动,坐看成汉军内讧。

这场内乱,持续了整整两天。

最终,解思明和李奕控制了局面。

但成汉军进一步减员,只剩不足两万人,且人人带伤,精疲力尽。

更糟糕的是,在混乱中,李势被一支冷箭射中,重伤垂危!

“陛下!

陛下!”

解思明扑到李势身边,只见这位狂妄的皇帝面色惨白,气息奄奄。

李势艰难地睁开眼,似乎恢复了片刻清明:“解解爱卿朕朕错了”

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解思明悲痛欲绝。

尽管李势昏庸暴虐,但毕竟是多年君臣,眼见如此结局,不禁潸然泪下。

李奕相对冷静:“相爷,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陛下既薨,当立即确立新君,稳定军心。”

但成汉皇室成员,都被王嘏控制在成都,哪里去找新君?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现带来了转机,混战中,士兵们找到了丢失的传国玉玺!

解思明手捧玉玺,突然有了主意:“没有新君…”

“我们就以玉玺为信物,向冉闵请降!

冉素重信义,或可保全将士性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奕赞同:“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二人于是以传国玉玺为信,再次派使者前往冉闵军中,表示愿意率部归降。

冉闵接到玉玺和降书,大喜过望:“得此玉玺,天命所归!”

但墨离提醒:“天王,玉玺虽好,却是烫手山芋。”

“若接受成汉军归降,恐与东晋再生龃龉。”

慕容昭也道:“且降军众多,粮草供应更是问题。”

冉闵沉吟良久,最终决定:“天命不可违。”

“既然玉玺归我,自当承受其重。

接受归降,但需严加整编,以防生变。”

与此同时,桓冲也接到了,成汉军请降的消息,立即派使者抗议。

“成汉乃东晋之敌,其降当受东晋受降,冉闵岂可越俎代庖?”

冉闵回应:“成汉军自愿归降于我,非我强取。

若桓将军不服,可来争夺。”

双方使者往来,言辞激烈,几乎再起战端。

最终,在墨离的建议下,冉闵做出让步。

同意与东晋共同受降,成汉降军一分为二,各得一半。

玉玺则由冉闵保管,但承诺将来“共奉明主”

这个方案,虽然勉强被双方接受,但芥蒂已生。

冉闵与东晋的短暂联盟,出现了裂痕。

受降仪式在巫峡口举行,残存的成汉军放下武器,接受整编。

解思明和李奕交出玉玺,向冉闵和桓冲行礼。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解思明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李奕相对平静:“成汉气数已尽,非人力可挽回,只愿冉天王能善待降卒。”

冉闵郑重承诺:“既归顺于我,便是我兄弟。

必一视同仁,绝不亏待。”

降卒中多有精壮之士,经过整编后,增强了冉闵军的实力。

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降卒与原有部队的矛盾。

粮草供应,更加紧张,以及与东晋关系恶化。

然而最大的危机,还在后面,王嘏得知成汉军投降后……

大怒之下,竟然做出了一个疯狂决定

第四幕:蜀难归

成都皇城内,王嘏得知李势战死、成汉军投降的消息,不但不悲,反而大喜。

“好好好!

李势死得好!

降得好!”

王嘏在殿中狂笑,“如今朕才是大成唯一皇帝!”

他下旨追谥李势为“炀皇帝”

,宣布所有投降将士为“叛国逆贼”

,其家眷尽数下狱。

这道旨意,在成都引起恐慌,许多将士家眷,被逮捕下狱。

财产被没收,女子充入官妓,哭喊声遍街巷,怨气冲天。

消息传到巴东,降卒们,悲愤交加。

“王嘏老贼!

安敢如此!

我家老小都在成都,这可如何是好!”

“早知如此,不如战死沙场!”

军心顿时浮动,甚至有人试图逃亡回蜀,救回家人。

冉闵面临,严峻挑战,若放任不管,军心必乱。

若出兵蜀中,则与东晋和约破裂,且粮草不济,胜算渺茫。

“天王,此事棘手。”

墨离分析,“不出兵,降军必乱;出兵,则多面受敌。”

慕容昭建议:“或可派精干小队潜入成都,救出部分重要将领家眷,以安军心。”

冉闵采纳此议,派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