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物资到(1 / 6)
第一幕:雪中炭
凛冽的寒风中,一支庞大的运输车队,正在太行山的崎岖道路上,艰难前行。
车轮碾过积雪,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拉车的牛马喷着白气,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吃力。
车队前后各有百余名,精锐骑兵护卫,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动静。
这是王猛承诺的,第一批援助物资,规模远冉闵军,所有人的想象。
车队领是一名中年文官,名叫杜胄,是王猛的心腹之一。
他骑在马上,不断催促着,队伍加快度,脸上却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大人,这天气越来越差,是否找个地方暂避?”
副手策马靠近,大声问道,声音被寒风吹得断断续续。
杜胄摇头,语气坚决:“不行!
丞相有令,必须三日内送达。”
“冉天王军中,等米下锅,晚一天就多几十人饿死冻死!”
他抬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雪花开始稀疏地飘落,看样子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传令下去,加快度!
务必在天黑前穿过狼牙谷!”
杜胄大声命令。
车队艰难地加,但沉重的物资,在冰雪路面上行进极其困难。
不时有车辆陷入雪坑,需要多人合力才能推出。
杜胄心急如焚,王猛给他的任务,不仅是运送物资,还要确保安全送达。
这条路线虽然相对隐蔽,但仍可能遭遇,慕容氏的巡逻队或土匪袭击。
更让他担心的是,临行前王猛曾秘密召见他。
透露朝中有人,可能对这批物资下手,要他万分小心。
“大人!
前面有情况!”
前方探路的骑兵突然返回,神色紧张。
杜胄心中一紧:“怎么回事?”
“山谷出口处,有大量脚印和车辙,似乎不久前有队伍经过!”
杜胄立即下令,车队停止前进,派侦察兵前去查看。
不久,侦察兵回报:“大人,脚印是新的,估计有数百人,向东南方向去了。”
“看脚印纷乱程度,不像军队,倒像是逃难的流民。”
杜胄稍松一口气,但仍不敢大意:“继续警戒前进!
派出双倍哨探!”
车队继续前行,终于在黄昏时分穿过狼牙谷,抵达相对安全的地区。
杜胄刚要松口气,突然左侧山坡上,响起一阵尖锐的哨声!
“有埋伏!”
护卫队长大喝一声,骑兵迅组成防御阵型。
但意料中的箭雨并未出现,反而从山坡上冲下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
他们手持简陋的棍棒农具,眼中闪烁着饥饿的光芒。
“是流民!”
副手惊呼。
这群流民约二三百人,大多是老弱妇孺,青壮年男子不多。
他们跪在车队前,磕头哭求:“大人行行好!”
“给点吃的吧!
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杜胄心中矛盾,王猛严令物资必须全部送达冉闵军中,一颗粮食都不能少。
但这些流民确实可怜,若不施舍,恐怕他们中许多人,撑不过这个冬天。
护卫队长靠近低声道:“大人,不能给!”
“一旦开头,恐怕会有更多流民闻讯赶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杜胄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抖的老人和孩子,心中不忍。
他沉吟片刻,终于下令:“取出五石粮食,分与这些百姓。”
副手急道:“大人!
这”
杜胄摆手制止:“执行命令!”
“冉天王若知我等,见死不救,必会怪罪。”
“分出五石,影响不大,却能救数百人性命。”
粮食被取出分给流民,人群中响起一片,感激涕零之声。
许多老人孩子领到粮食后,直接抓起生米就往嘴里塞,显然是饿极了。
杜胄看着这一幕,心中酸楚。
乱世之中,百姓如草芥,能救一个是一个。
分完毕,杜胄正准备带队继续前进,突然一个老者走上前来,跪地叩。
“多谢大人活命之恩!
小老儿有一事相告,以为报答。”
杜胄下马,扶起老人:“老丈请讲。”
老人压低声音:“大人此行,可是前往冉天王营地?”
杜胄警觉起来:“老丈何出此言?”
老人道:“前日有一队人马经过此地,也在打听,去冉天王营地的路线。”
“那些人虽然穿着普通衣服,但步伐整齐,装备精良,不像寻常人。”
“小老儿年轻时当过兵,看得出他们是军人假扮的。”
杜胄心中一惊:“可知他们去向?”
老人指向东南方向:“往那边去了。
听他们交谈间,似乎提到什么‘姚’字”
姚?杜胄立刻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