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医馆出事了(2 / 3)
是丧尽天良。
“天杀的,这些大夫太可恶了,他们怎么敢在京城脚下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简直是目无王法!”一位老太太哭喊着,她的儿子就是在这家医馆去世的。
众人惊愕地望去,只见一群人抬着五具尸体,沉重地走来。
他们将尸体放在宋医馆门前,每一具尸体的面容都是乌黑色。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惊呼,“宋医馆不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吗?怎么反而成了杀人的凶手?”
“太残忍了!”另一个人义愤填膺,“他们滥用药物,草菅人命,这简直是丧尽天良!”
愤怒的群众汹涌而至,他们挥舞着拳头,高呼要将宋医馆的医生绳之以法。
有人开始砸毁医馆的招牌,有人欲推倒墙壁。
整个场面一片混乱,仿佛京城的一场噩梦。
然而,在这混乱之中,宋知婳却冷静如常。
“罗君去报官。”
“是。”
罗君刚要去,突然一道声音划破了宁静。
“让一让,让一让!”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一群官府的人从百姓中大步走来,气势汹汹。
为首的一位官员高声喝道:“大理寺办案,其他闲杂人不得靠近!”
那群官府的人身穿深蓝色官服,腰间挂着一块金黄色的令牌,上面刻着“大理寺”三个大字,闪耀着威严的光芒。
他们走起路来步伐矫健,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百姓们纷纷退避,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家都知道大理寺是朝廷最高司法机构,办案时极为严格。
死者家属们都心中忐忑不安,但还是有人决定上前询问一下。
她走上前去,向一位官吏问道:“大人,要为小的做主啊。这医馆他害人不浅。”
那官吏扫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是何人?与本案有何关系?”
愤怒的母亲,眼中含泪,指着医馆说:“我家儿子就是被这家医馆给害死的,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她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痛和怨气。
官吏听着母亲的哭诉,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行了,我知道。”
他扫视了周围的人群,目光锐利。
然后他问道:“这医馆的掌柜在哪里?给我抓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影从人群中走出,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她上前向官吏行了个礼,声音坚定地说:“民女宋知婳,是这家医馆的负责人。”
宋知婳不卑不亢,面对众人的指控,她并没有退缩。
宋知婳指着那名死去的孩子,解释道:“这些病人确实有在我这里看过病,但并非是我医馆医死的。”
她的手指轻轻指着,“您看,这些死者明显是中毒身亡。”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而且这些人看病的时间并不是在近期,他们有些是以前看过的,有些是近期看过的,不可能中毒在同一天之内都赖在我医馆身上,这明显不合理。”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她的话让周围的人开始思考,也让官吏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子。
官吏听到后,立刻走进停放尸体的地方。
他仔细观察了这些死者的面容,发现他们的皮肤上确实呈现出中毒的迹象。
于是,他立即召唤了作仵前来协助调查。
作仵背着一只箱子,快速上前。
他打开箱子,从中取出了各种工具。他仔细地检查了死者的身体,发现他们的体内确实有毒物残留。
“根据初步判断,这些死者确实是中毒身亡。”作仵说道,“但是,要确定具体的中毒原因,还需要将尸体搬回衙门,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于是,几名差役被派去搬运尸体。
官吏以冷淡的目光审视着宋知婳,语气决绝地说道:“在案子水落石出之前,你仍是主要嫌疑人。来人,把她带回大牢,仔细审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宋知婳并未显露出过多的惊慌,她深知此刻的冷静至关重要。
她回头,深邃的眼眸里藏着坚定与决心。她轻声交代宋知瑶:“瑶瑶,留在家里等我,相信我,我不会有事。”
她知道,这个时候,信任与等待是最好的支持。
接着,她又继续说道:“不要把我被捕的事告诉南星、大宝和小宝,免得他们为我担忧。”
她不希望她的困境成为家人的负担。
随着官吏的一声令下,宋知婳被带走,她的身影消失在医馆的大门之后。
留下的,只有空气中微微颤动的沉默和一颗颗悬着的心。
宋知瑶站在空荡荡的医馆中,眼眶里泪水打转。
尽管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