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技术原理和实验数据(1 / 2)
接下来,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技术原理和实验数据。当他说到这种化肥能够将普通土地改良成黑土地时,现场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这个数据可靠吗?”一位戴眼镜的专家提出质疑,“从理论上讲,土壤改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可能在一个月内就有如此显著的效果?”
“这位是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的赵所长,”张部长介绍道,“赵所长的质疑很有道理,所以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现场检测。”
说着,几名技术人员搬来了各种检测设备。
陆远看着这些设备,心中倒是很平静。他对自己的技术有绝对的信心,毕竟这是系统提供的,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检测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期间,现场的专家们不停地讨论着,有人质疑,有人惊叹,气氛相当热烈。
“检测结果出来了,”负责检测的技术员大声宣布,“有机质含量4.2%,氮磷钾含量均达到一级标准,微生物活性指数超过东北黑土地平均水平的120%。”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赵所长拿过检测报告,仔细看了好几遍,然后又蹲下身亲自抓了一把土仔细观察。
“不可思议,”他站起身,语气中带着震撼,“这确实是标准的黑土地特征。而且从各项指标来看,质量还超过了天然黑土地。”
“那么,关于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呢?”另一位专家提问。
陆远这时候开口了:“我们已经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连续监测,包括土壤重金属含量、微生物群落变化、地下水影响等各项指标,全部符合甚至优于国家环保标准。”
他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这里有详细的数据,各位专家可以查阅。”
接下来的讨论更加激烈。专家们从技术原理到推广成本,从环境影响到社会效益,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午时分,一位穿军装的领导走到陆远面前。
“陆远同志,我是总参谋部的刘参谋长,”他握住陆远的手,“你的这个技术,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陆远有些意外,没想到军方也会关注这个技术。
“刘参谋长,您是指?”
“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刘参谋长的语气很严肃,“如果这个技术能够大规模推广,我们就能够彻底摆脱对进口粮食的依赖。这比任何武器都更重要。”
下午的讨论重点转向了推广方案。
“根据初步估算,”一位经济专家说道,“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个技术,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千亿级别。”
“千亿?”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还只是直接投入,”专家继续说道,“还要考虑配套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推广等各种成本。”
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重。毕竟,千亿级别的投入,即使对于国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时候,张部长发话了:“成本确实很高,但是我们要算大账。如果这个技术能够让我们实现粮食完全自给,那么每年节省的进口费用就达到数百亿。更不用说,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
“而且,”陆远补充道,“这个技术还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现在很多农村青年都往城里跑,如果农业能够带来更好的收益,他们自然会回到农村。”
这个观点引起了在场领导们的兴趣。
“你具体说说,”张部长问道。
“很简单,”陆远解释道,“使用这个技术,农作物产量至少能够提高50%,而且土地改良后,种植成本会逐年降低。这意味着农民的收入会大幅增加。”
“收入增加了,自然就会有更多人愿意从事农业。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一位社会学专家点点头:“这个分析很有道理。现在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如果能够引导一部分人回到农村,确实是一举多得。”
讨论一直持续到傍晚。最后,张部长做了总结发言。
“经过今天的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我们一致认为陆远同志的这个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他停顿了一下,“因此,我们决定启动全国推广试点计划。”
“第一阶段,我们将在十个省份选择试点地区,进行小规模推广。第二阶段,根据试点效果,逐步扩大推广范围。第三阶段,实现全国覆盖。”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陆远看着这些为国家农业发展而激动的领导和专家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但是他也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天晚上,陆远独自坐在实验田边,看着满天繁星。
【宿主,恭喜你完成了第一个重要里程碑。】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这只是开始,”陆远轻声说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