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我们不合适(1 / 2)
陈浩仔细看着资料:“如果让他们收购成功,这些技术就会被转移到国外。”
“没错。”陆寻点头,“但是我们可以横插一脚。精工制造现在资金链紧张,急需投资。我们可以提前出手。”
“你的意思是……”
“我们先把精工制造买下来,然后反过来收购华盛科技的其他资产。”陆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既然他们想吃我们的企业,那我们就把他们一口吞掉。”
陈浩思考了一下:“这个计划有风险。华盛科技背后的财团实力不弱,我们正面对抗可能吃亏。”
“所以我们不能正面对抗,要用巧劲。”陆寻拿出另一份资料,“你看这个。”
资料显示,华盛科技的母公司在海外有一家叫“泰坦投资”的基金,这家基金最近在欧洲遇到了麻烦,急需资金周转。
“泰坦投资?”陈浩眉头一挑,“我记得这家基金,前世的时候……”
他突然想起来,泰坦投资在几年后会因为一桩丑闻而倒闭,但现在还处于风光无限的阶段。
“你知道这家基金?”陆寻好奇地问。
“听说过一些。”陈浩没有多解释,“你继续说。”
“泰坦投资现在资金紧张,如果我们能够收购他们的股份,就能反过来控制华盛科技。”陆寻兴奋地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陈浩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从资金上来说,他现在的资产足够收购泰坦投资的部分股份。从时机上来说,现在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好,就这么干。”陈浩做出决定,“不过我们需要更多的帮助。”
“我爸那边可以提供政策支持,我妈在银行系统有关系,可以帮忙处理资金问题。”陆寻拍拍胸脯,“陆家全力支持你。”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浩几乎每天都在处理这个收购案。他先是通过海外的代理机构,秘密收购了泰坦投资20%的股份。然后利用股东身份,获取了华盛科技的内部资料。
果然不出所料,华盛科技的真正目的就是技术转移。他们已经将十几家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转移到了海外,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这些混蛋!”陈浩看着内部资料,气得直咬牙。
“别生气,马上就轮到我们反击了。”陆寻安慰道。
正在这时,陈浩的手机响了。
“陈总,精工制造那边同意了我们的收购条件。”助理在电话里汇报,“他们明天就可以签合同。”
“好,我马上过去。”陈浩挂断电话,对陆寻说,“走,去签合同。”
第二天,在精工制造的会议室里,双方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陈浩以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精工制造80%的股份。
“陈总,谢谢您救了我们公司。”精工制造的老总激动地握住陈浩的手,“如果没有您,我们真的要被那家华盛科技收购了。”
“不客气,我们都是中国人,应该互相帮助。”陈浩笑着说。
签完合同后,陈浩立即启动了下一步计划。他利用泰坦投资股东的身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华盛科技的经营问题。
泰坦投资的其他股东本来不想搭理这个“小股东”,但陈浩抛出的证据让他们坐不住了。
“你是说华盛科技在中国的业务涉嫌违法?”一个股东皱着眉头问。
“不仅涉嫌违法,而且风险很大。”陈浩不慌不忙地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这类企业了,一旦被查处,我们的投资就会血本无归。”
这话不是吓唬人的。陈浩已经通过陆家的关系,让相关部门开始调查华盛科技。
果然,一周后,华盛科技就被监管部门约谈了。
泰坦投资的股东们慌了,纷纷要求出售华盛科技的股份。
“我可以接手。”陈浩适时提出,“不过价格要重新谈。”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陈浩最终以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盛科技75%的股份。
拿到控制权后,陈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公司内部,将所有涉及技术转移的人员全部开除。然后他将华盛科技改名为“华夏科技”,重新制定了发展战略。
“现在华夏科技是我们的了。”陆寻兴奋地说,“那些被转移的技术怎么办?”
“技术转移出去容易,想要回来就难了。”陈浩沉思,“不过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他的计划是利用华夏科技在海外的关系网,反向收购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这样不仅能夺回被转移的技术,还能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
“这个计划太大胆了。”陆寻有些担心,“我们现在的实力够吗?”
“单靠我们当然不够,但如果加上陆家的力量就不一样了。”陈浩看着陆寻,“我准备把华夏科技的50%股份转让给陆家,作为这次合作的回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