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水饺(1 / 2)

加入书签

任梓栎的左手边变成了冉孤生,她心中警铃大作,忙伸手将自己面前那一盘水饺拉到自己面前,不允许人染指。

冉孤生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肴,一眼就瞧见了任梓栎的那一盘饺子,“夫人的饺子,似乎格外不同。”

任梓栎夹了一个饺子,将它放进碗碟里,将饺子皮戳破,灌满了陈醋才挑回来,“没什么大不同,只是做的手法不一样罢了。”

冉孤生浅浅一笑,“夫人的饺子没有佐料?孤生也不爱吃佐料,不知夫人可否割爱?”

她的筷子伸出去,才碰到任梓栎的碗沿,就被另一双筷子拦住。

“姑娘不爱吃,大可自己动手。”任梓栎将她筷子拍开。

冉孤生低声嗤笑,将自己的筷子收了回来,“不过一盘水饺,夫人也如此护食,未免太过小气。”

任梓栎也笑,“若是连自己的食物都护不住,也未免太过软弱。”

两人之间话语之间满是机锋,旁边的人都怕被波及,只默默吃饭。

倒是凌霜反应迟钝了些,回护了冉孤生,“夫人,只不过是寻常水饺,而且包的这样粗糙,孤生她同你一样爱吃,就分她几个呗。”

任梓栎手中的筷子一顿,眸色一冷,“凌霜,你什么时候同她这么要好?”胳膊肘朝外拐,这个凌霜,只是半日功夫,就被人灌了迷魂汤。

凌霜后知后觉场上气氛不对,也默不作声了。小四将马儿关进马厩,进了堂内,却发现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顾淮安与任梓栎同座,凌肖凌敖在下座,溟濛和穆晨风在右侧,凌霜和冉孤生在左侧。

小四站在一旁,仿佛是多余的一个。

冉孤生连忙起身,朝小四福身,“奴家占了公子的位置,这就起身。”语罢,她便坐到了旁边。

凌霜见她离开,取了一盘水饺过去与她同坐。

小四落座,取了碗,舀了一碗汤圆,笑道:“我们家乡冬至都是吃汤圆的。四式汤圆,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然后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小四赶了一日马车,饿得厉害,连吃了几碗才歇了下来。

任梓栎将面前的一盘水饺挨个吃了干净,连一滴汁水都没留下。

顾淮安见她方才与冉孤生针锋相对,又将水饺都吃了个干净,心里很是满意。

几人用过晚膳,后面才陆续又来了客人。

带队的是个妖娆的妇人,头上盘了一朵硕大的牡丹花。她一面进来,还一面抱怨手下的车夫做事不谨慎,都老把式了,还能把车弄进沟里去。

店家要接待客人,对店里不能照顾周到。顾淮安便带着任梓栎去了休息的地方。

茶摊子只是茶水摊子,并没有客房。老妇人家境在村中算是殷实,儿子儿媳皆已故去,只有一个孙女,故而家中空房很多。

她安排给顾淮安两人的房间是她儿子儿媳的,虽然久未住人,却时常打扫。

顾淮安牵着任梓栎往前走,手里提着纸糊的灯笼,微弱的烛光透过薄纸照亮前方的路。

今夜星子稀拉,婵娟隐在黑云之后,村庄里亮起百家灯。冷风呼呼地刮过,任梓栎拢了拢披风。

“淮安,”任梓栎跟在他身手,一步一步踩在他的脚印上,“你走慢一点。”

前面的路变得宽阔,顾淮安就同她并肩而行,“想起任家村的人了?”他问。

任梓栎摇摇头,忽而记起,这是在黑夜之后,他看不见自己动作,忙道:“我对任家村并没有那种归属感。大概是因为习惯了一个人。我后来遇见你,只要你在,便心生欢喜。”

趁着黑夜,她胆子也越发大了,白日里不敢讲的话,也敢说出来,“我在永和宫里见过一本字帖,上面有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什么,平生欢喜处……”

“平生欢喜处,是吾乡。与君花底共风光。春莫笑,花不似人香。”顾淮安将她的话补全,“那不是诗,是一首词。”

“哦。”任梓栎说错了话,有些垂头丧气。

“我让凌霜买了几本书,你闲暇时可以看看。另外……”他嗫嚅半晌,才问,“今晚的饺子怎么样?”

“饺子皮擀得厚了,不过馅剁得特别碎,没有葱姜蒜末,我很喜欢。”她将手滑下去,与他十指相扣。

那样做工粗糙,肉馅却极合她口味,肉沫也剁得稀碎,这样的饺子就像是为了她特地定做。

除去顾淮安亲自动手,她想不到还有别人能为她做出这样一盘饺子,所以,她又怎会允许冉孤生觊觎。

“淮安,我们如果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该多好。”她望着眼前的农舍,心里又生出一些奢望。

“我从来都清楚,你是天上翱翔的鹰,是凌于九霄之上的云。你的眼界宽,格局大,心里装得下无数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