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混沌之道,非仅破灭(2 / 3)

加入书签

无数凡俗面孔的悲欢烙印沉浮其中——那是他金丹圆满时,承载、炼化的青州城众生精神烙印!

他指尖轻点那点混沌光芒。

光芒无声地分裂,化作两枚。

一枚,更加凝实,混沌色中流转着深邃的暗金脉络,如同大地的脊梁,散发着镇压万古、承载万灵的厚重气息——那是《混沌镇狱经》中“承载”与“守护”意蕴的精华凝聚,融入了他自身金丹圆满的感悟。

另一枚,则略显虚幻,混沌色中跳跃着冰冷内敛的锋芒,如同深埋厚土的玄冰,蕴含着破灭规则、终结万法的凌厉意志——那是“破灭”意蕴的种子。

他看向小莲,眼神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

“此城劫波未尽,人心之火初燃,需以厚土承之,以生机养之。”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小莲耳中,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奇异的重量,烙印在她懵懂的心神之上。他将那枚流转着暗金脉络的混沌光点,轻轻一推。

光点无声无息地没入小莲的眉心。

“啊!”小莲只觉得眉心一凉,一股难以言喻的浩瀚信息洪流瞬间涌入脑海!那不是具体的文字图像,而是一种磅礴的、如同大地脉动般的古老韵律!一种承载万物、滋养生机、守护弱小的厚重意志!无数关于草木生长、地气流转、调和伤病、护持心脉的模糊感悟随之涌现!她下意识地抱紧了虎子,感觉一股温润厚重的暖流自眉心散开,流遍四肢百骸,让她原本因恐惧和疲惫而冰冷的身体瞬间充满了力量,心神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抚平、安定下来。

她茫然地抬头,看着上官乃大,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此乃《青萍经》。”上官乃大的声音带着一种点化般的庄严,“非力破万法,乃道法自然。承地脉厚德,养人间生机,护一方水土安宁。好生体悟,行于足下。”

小莲似懂非懂,但“青萍”二字,却让她莫名想起了自己每日清晨采摘、沾着露水的那些柔弱却坚韧的野花。她用力地点了点头,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微弱的希望之光在心底悄然升起。

上官乃大又将目光投向怀中安睡的虎子,以及更远处那些蜷缩在角落、依旧带着病容和饥饿的孩子们。他掌心那枚蕴含破灭锋芒的混沌光点轻轻一颤,无声地碎裂开来,化作十几点更加微弱的星芒。

星芒如同拥有灵性,无声无息地飞出,精准地没入每一个孩子的眉心深处,沉入他们懵懂的意识之海深处,化作一颗颗沉睡的、冰冷的种子。那是破灭的引子,亦是守护的底线。唯有当他们遭遇生死绝境、心念至纯至烈之时,或当这青州地界再有如玄阴般的滔天邪祟降临,引动众生死气怨念时,这沉睡的锋芒才会被唤醒,化作斩破黑暗的雷霆一击。

做完这一切,上官乃大最后看了一眼小莲和孩子们,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未来这片土地可能萌发的微末生机。

“缘起于此,道种已播。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他不再停留。一步踏出,身影已如青烟般自原地消失,没有惊动一粒尘埃,没有带起一丝风声。仿佛从未出现过。

……

小莲抱着虎子,呆呆地望着上官乃大消失的地方,那里空无一物,只有散落的粮袋和依旧喧嚣混乱的人群。眉心处,那股温润厚重的暖流还在缓缓流淌,脑海中那名为《青萍经》的磅礴韵律如同沉睡的种子,散发着微弱却真实不虚的生机。

“周大哥…”她喃喃着,眼泪无声滑落。这一次,不再是恐惧或悲伤,而是一种混杂着感激、敬畏和懵懂责任的复杂情绪。她低头看着怀中睡得香甜的虎子,又看看周围依旧沉浸在抢粮狂喜中的人们,再看看远处那些面黄肌瘦、眼中重新燃起微弱希望的同伴,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感悄然充盈了她的胸膛。

她深吸一口气,混杂着谷物粉尘和汗味的浑浊空气涌入肺腑。她不再茫然,抱着虎子,转身走向那些虚弱的孩子,用自己刚刚得到的那丝温润暖流,笨拙地、却无比坚定地尝试去安抚他们病痛的身体和惊恐的心灵。

……

数日后,城西龙王庙。

昔日的破败荒凉被一种奇异的生机取代。庙宇虽旧,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断壁残垣处,不知何时冒出了点点新绿,几株顽强的野草野花在瓦砾间舒展着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庙内,孩子们的气色明显好了许多。虎子和其他几个病重的孩子虽然依旧瘦弱,但高热尽退,呼吸平稳,偶尔还能发出几声微弱的嬉笑。小莲成了这里的主心骨。她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但眉宇间的怯懦与绝望已被一种沉静的韧性取代。她指挥着稍大些的孩子清理庙宇,照看年幼的病患,将从米仓分得的有限粮食小心分配,熬煮成稀薄的米汤。

最令人惊异的是庙宇中央。那里原本是龙王残破的神像底座,此刻,小莲用碎石和泥土垒起了一个小小的土台。土台上,供奉着几朵清晨采摘的、还带着露水的不知名野花,花瓣柔嫩,颜色素淡。没有香烛,没有供品,只有那几朵花静静地绽放。

小莲每日清晨都会来到这里,对着那几朵野花,闭上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