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对(2 / 3)

加入书签

自舟:“南湖书院今天仅有一人询问,到今日,他们统共留下的人,不足二十。就这几个人,十八那日,他们还要进行入学考试,似乎,并不打算全部都收。”

袁自舟满意地笑了。

七月二十三,是各大书院正式开课的日子;七月二十二,是最终的截止日期。待到那日,南湖书院若是不满四十人,他就有理由压着府学,适当地建议知府大人清一清“滥竽充数”的人。

不过,事情不到最后,便不能彻底安心,毕竟南湖书院有个非常富有的钱文举。这么告诉自己的袁自舟,突然很想知道傅振羽此刻在做什么。是认命,还是火急火燎地和钱文举商量着再免束脩招人?认命就罢了,若是还免束脩,他少不得找点闹事之人,让南湖书院人满为患了。

这么想着,袁自舟随口问小厮:“南湖书院的人,都是什么样的表情?”

那人不知他本意,只报出自己实际看到的:“两个门房还好,守着招生的那个是从前中天书院的柳老先生。老先生很坐的住,每天都是慢腾腾地沏茶喝水,只在有人来的时候,才换副模样。”

“只这三个人?”袁自舟沉声问道。

小厮忙补充道:“不,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这事不对!

见这小厮不懂他的意思,有些担忧的袁自舟,索性直接问:“其他人,就是我成亲那日,送钟的那对师兄弟,不出面么?”

说得是那俩人啊!

当时的事太轰动了,小厮记忆犹新,事关二人动向,他张口就来:“他们两个每天都是天亮就驾车出门,傍晚才回。”

“外出?做什么去了?”

“小一个人守在书院,没跟过去,不知道他们做什么去了。”

小厮如是诚实回答着,袁自舟却立即下令:“来人,备车!”

打压书院这事,除了中天书院,袁自舟目前没有更趁手的工具。一番奔走,确定了消息后,他直奔中天书院。

曾兴平精神状态愈发糟糕,那日不过是有人说了句“我们师门怎就没个师妹”,叫他听见了,立即闹着要去找师妹。类似小细节,数不胜数。曾山长夫妇心力交瘁,纷纷后悔。只是不知道该后悔与君如玉许下口头婚约,还是后悔收了袁自舟、或是后悔认回袁自舟……

听闻袁自舟来了,曾夫人难得一次越过夫婿,冷冷道:“不见!”

曾山长深呼吸数口后,叹道:“还是见一见吧。儿子已经这样了,必须让中天书院更进一步。”

曾夫人愤恨地哀嚎着:“儿子都这样了,还管书院做什么?再进一万步,也无法成为府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曾山长到底没听妻子的,去见了袁自舟。

袁自舟上来就问:“我今日听闻了个消息,南湖书院的仓子坚和钱文举二人,以免息借贷的方式,给贫家子弟提供读书机会,得到了知府大人的大力赞赏。这样大的动作,山长这边都不曾听闻吗?”

原是这事。

曾山长立即安抚他:“此事我倒是略知一二。事实上,南湖书院这么做是个断层操作。真正的贫民,是连私塾都上不起的。能上得起私塾的,没几个念不起书院。他们前后奔波半个月,寻了不到二十人,便是证明。二十人而已,成不了气候。”

袁自舟强忍骂人的冲动,拔高了音量,以指责的口吻,道:“这是二十个人吗?分明是二十颗种子!是,贫家上私塾的孩子不多。不是因为供不起私塾每年一吊钱的束脩,而是供了没用!南湖书院若将这二十人的一半,培养成秀才,接下来就会有两百,两千人!”

一半人中秀才,那不是至少十人?

汝南县作为汝宁府治所所在,每年的秀才都比其他县多一些。然而,去年最终完全通过童生三试的,不过区区二十九人。

曾山长强忍喷薄而出的不满,不屑反问:“这话太过自信了吧?”

袁自舟冷笑一声,指着自己,道:“我在中天书院六年没过的县试,在南湖用了不到一年就过了!南湖书院的人虽然少,但所有人弟子都是秀才!只不过,从未告诉过世人!”

南湖书院如此厉害,你如此看好他,那你为何叛出?到喉咙的话,曾山长守住了。他定定地望着仓子坚,大胆推测:“自舟啊,你重归你师父门下,为的,不会是清箬那孩子吧?”

闻言,袁自舟笑声,更大更冷了!

“哈哈哈……”

狂笑过后,袁自舟收笑,道:“山长,您好歹是做过七品知县的人,也知道没有人脉的官场,是如何艰难。怎会问出这种接近于愚蠢的问题?我在京城婉拒吏部谭侍郎嫁女,以的就是娶恩师之女这样的理由。那傅姑娘倒也符合这个理由,只是,南湖书院的人脉,傅家的人脉,拿什么和中天书院比?”

非常适当的,袁自舟将自己的野心,暴露在曾山长面前。

待见曾山长神色缓了下来,袁自舟望着远处,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