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融危机(2 / 4)
p;“我……我记得我签过什么……黑色的纸,烫金的字……他们说只要忘掉妹妹的名字,就能治好我的头痛……”
同一时刻,电车上的乘客纷纷抬头,彼此对视,眼中浮现惊疑。
“你也有这个梦吗?”一位母亲抱住孩子,声音发抖,“梦见有个穿灰袍的男人站在门口,说‘你们不该忘记她’……”
“我也梦见了!”一个小女孩举手,“他还给了我一本书,上面写着我的真名!”
梦婆露出笑意:“共鸣装置激活了。你用齿轮触发了残留的记忆共振场。”
“不止如此。”洛恩站起身,“那份文件里有一段加密频率,属于‘新人类叙事工程’的启动信号。我反向调制了一下??现在它不再抹除记忆,而是唤醒沉睡的片段。”
“你在用人脑当广播站。”年轻人震惊。
“没错。”洛恩望向天空,“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只要他们开始怀疑,哪怕只是一瞬,裂缝就会蔓延。”
就在此时,城市各处警报骤响。
教会反应极快。街道上,巡逻车开始喷洒一种淡蓝色气雾,据说是“稳定情绪的净化剂”;教堂钟声频繁敲响,节奏经过特殊编排,能抑制异常脑波活动;电视屏幕自动切换至宗教频道,播放着慈祥神父讲解“如何识别认知污染”的节目。
但这一切,已经无法阻止那股暗流。
中午十二点,东区市场爆发骚乱。一名商贩突然撕开衬衫,露出胸口纹着的一串数字:“A-482”。他高喊:“我不是疯子!我是被删掉的人!我叫马库斯?雷诺,我在1899年揭露了疫苗实验的真相!”随后,十几名围观者也卷起袖子,展示相同或相近的编号。
西区监狱,三名囚犯在同一时间发起绝食抗议,声称他们从未犯罪,只是“记得太多”。典狱长查阅档案,却发现这几人的案底空白,唯有心理评估栏写着:“存在强烈记忆回溯倾向,建议长期隔离。”
最惊人的是,在市中心图书馆,一本本旧书开始自行翻页。管理员惊恐发现,某些页面上的文字正在变化??原本关于“秩序重建”的历史描述,逐渐浮现出血红色的批注:
>“此处删除三百二十七人姓名。”
>“此战役实际死难者为两万一千人,非官方宣称的三百。”
>“主教斯宾塞曾下令焚烧整座村庄以测试梦境武器效果。”
有人拍照上传,照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尽管政府封锁关键词,可人们改用隐喻、诗行甚至涂鸦传递信息。一夜之间,“你说的话,我不信了”成了街头巷尾的暗语。
奥黛丽在议会再次提出质询:“为何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记忆紊乱症状?是否有未公开的心理战实验?”官员支吾其词,却被直播镜头捕捉到袖口沾染的蓝色粉末??正是街头喷洒的那种“净化剂”。
舆论彻底失控。
第三天清晨,克莱恩的信终于抵达各大城市的秘密联络点。随信附有一张星图与七段音频,标注为“审判之钟协奏曲”。各地响应者立即行动,利用地下电台、音乐厅甚至地铁广播系统同步播放。
七座城市,七声钟响,几乎同时响起。
这一次,不是象征,而是宣言。
而在贝克兰德,洛恩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他走进一家尚在营业的独立印刷厂,亲手排版、校对、印刷了一本全新小册子。封面不再是破碎的镜子,而是一面正在升起的旗帜,由无数细小的名字编织而成。扉页写道:
>**《我们是谁》**
>作者:所有记得的人
>出版社:不存在
>印数:无限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