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为什么跪着看直播?(1 / 2)
扎西方向的敌军正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向鲁班场方向压来。
而此刻的茅台镇一侧,洛千雪已率领主力部队争分夺秒地在赤水河上展开了渡河行动。
经过连续三次强度渡河的实战锤炼,战士们对架桥已不再陌生,反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章法。
他们配合默契,动作迅捷,有的扛木料,有的打桩基,有的铺桥板……
不久,两道一人宽的简易浮桥,已如坚韧的丝带般横跨在湍急的河面上。
大部队秩序井然地快速过河,火把映照下,人影绰绰,脚步声与水声交织成紧张的夜曲。
与此同时,通讯兵已将电波传向第九军团:“我部已在茅台镇完成架桥,请你们立即组织撤退,速至此地渡河!”
接到电令,第九兵团团长当即部署撤退行动。
为迷惑当面之敌,全团以营为单位,采取交替掩护、梯次后撤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脱离接触。
先头营佯装向前压迫,火力虚张声势;后续部队则借着地形与暮色,迅速收拢、转向,在阵地间留下疑兵与零星枪声。
整个撤退过程如潮水缓落,井然有序,不露痕迹。
直至最后一支部队安然渡过茅台镇的浮桥,赤水河对岸已不见红军踪影。
当第九军团安稳从茅台镇渡过赤水河后,那些增援鲁班场的敌军跑过来时一下扑了个空。
“怎么回事?人呢?红军人呢!!!”
身旁的副官擦着汗,茫然四顾:“我也不知道啊,他们打着打着就跑了。”
…
…
河面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最后一名第九军团的战士也已踏过浮桥。
洛千雪站在对岸的山坡上,目光沉静,远眺着敌人即将出现的方位。
她并没有丝毫松懈,因为真正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桥,可以拆了。”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工兵连长耳中。
“团长,不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吗?”连长有些疑惑。
“就是要断了他们快速追击的念想,也断了我们自己的回头路。”洛千雪解释着,眼神锐利,“破釜沉舟,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执行命令吧。”
随着她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拆解了那两条刚刚立下大功的浮桥。木材被带走,痕迹被尽量清除,仿佛红军主力从未在此大规模渡河。
就在工兵们忙碌的同时,洛千雪将第九军团团长招至身边。
这位身经百战的团长脸上还带着成功撤退的庆幸,以及对眼前这位指挥官的好奇。
“王团长,辛苦了。但任务还没结束。”洛千雪摊开一张简陋的行军地图,手指点向一个位置——叙永。
“我需要你部立刻出发,带着电台,一路向叙永方向急进。电台要保持频繁联络,用明码发电,内容就是……”她略一沉吟,语气斩钉截铁,“‘我部已顺利渡河,决心直扑叙永,获取补给,进行短期休整!望各部配合策应!’”
王团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佯动?迷惑敌人?”
“没错。”洛千雪点头,“要让敌人相信,我们渡过赤水河之后,下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叙永。
你们要把声势造足,沿途可以丢弃一些不重要的、但能表明方向的物品,让敌人的侦察机也好,地面探子也罢,都坚信不疑红军主力正在扑向叙永。”
“我明白了!”王团长神情一肃,“保证完成任务,把这只‘耳朵’牢牢钉在叙永!”
“拜托了。注意安全,抵达叙永外围后,灵活机动,自行判断形势。”洛千雪郑重嘱咐。
很快,第九军团重新整队,带着数部电台,沿着通往叙永的大路,浩浩荡荡地开拔。
他们故意扬起尘土,电台信号亦开始频繁地在空中传播,一条条“决心拿下叙永”的电文,如同精心设计的诱饵,被抛向了空中。
而与此同时,在洛千雪的指挥下,真正的主力部队,包括她直接率领的军团,却并未随行。
他们利用赤水河沿岸复杂的地形,悄无声息地隐入了附近茂密的山林之中。
战士们严格遵守静默行军的原则,马蹄裹布,口衔枚,迅速在丛林深处建立起隐蔽的临时营地。
……
就在第九军团大张旗鼓扑向叙永,而洛千雪主力在山林间完美“消失”的这段时间,她那独特的“直播间”里,早已炸开了锅。
之前看到洛千雪果断下令搭桥、指挥第九军团交替撤退时,弹幕就已经是满屏的“666”和“秀啊!”。
当看到她不仅拆桥断后路,还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佯攻,一路原地隐匿时,观众们彻底看傻了。
直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
“等等等等!我CPU干烧了!千雪姐这操作……我咋看不懂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