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悲壮的二渡!(1 / 2)
质疑声纷纷响起。
这也代表了基层战士们最真实的心声。
镜头捕捉到周围战士们茫然、疲惫甚至带着一丝绝望的眼神。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刚刚摆脱追击,又要回到那个噩梦开始的地方。
这种来回的奔波,比一场硬仗更消耗人的意志。
直播间里也是议论纷纷:
“回马枪?听起来好刺激!但是能行吗?”
“战士们都快累垮了,还能跑得动吗?”
“这操作太骚了,敌人绝对想不到!”
“雅丽姐是不是压力太大,决策失误了?”
刘雅丽理解所有的质疑和担忧,但她知道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她提高音量,目光扫过每一位指挥员,传递给每一位战士和网友:“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很累,很困惑!但这是目前唯一的活路!敌人以为我们成了惊弓之鸟,只会逃窜,我们偏要杀回去!
打乱他们的部署,直插他们最薄弱的心脏地带!这看似冒险,实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狭路相逢,勇者胜!”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激情和强大的说服力:“传我命令:全军紧急集合!丢弃不必要的辎重,轻装简从!目标——赤水河二郎滩渡口!
我们要在敌人合围之前,像一把尖刀,再插回去!”
命令如山倒!
尽管充满了不解和疲惫,但长期的军事素养和纪律性让部队立刻行动起来。
哨声凄厉地响起,各级指挥员声嘶力竭地呼喊:“集合!紧急集合!”
“快!跟上!”
扎西的乡亲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他们看着刚刚还在一起亲切交谈的战士们,匆忙地背上武器,打包简单的行装,脸上写满了茫然与紧迫。
那位长者拄着拐杖,走到刘雅丽面前,忧心忡忡地问:“长官,这……刚来就要走?敌人……”
刘雅丽握了握老人的手,简短而坚定地说:“老人家,谢谢你们的款待!我们必须走了,不能连累乡亲们,你们多加小心!”
说完,她毅然转身,融入迅速集结的队伍洪流。
画面剧烈地摇晃起来,伴随着急促的喘息和脚步声。
镜头再次切换成了那种模拟前线视角的晃动模式,给人一种强烈的沉浸感和紧迫感。
战士们沉默着,但脚步却不敢有丝毫停歇。他们穿过刚刚熟悉的扎西街道,告别了短暂的温暖,重新踏上冰冷泥泞的道路。
脸上的疲惫更深了,但眼神中除了困惑,也多了一丝被绝境激发出的狠厉和决绝。
队伍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在苍茫的暮色中,调转方向,朝着来时的赤水河方向,疾驰而去。
身后,是逐渐远去的、充满担忧目光的扎西小镇。
直播间里,弹幕的内容也变了,从最初的质疑和恐慌,逐渐变成了紧张、期待和加油鼓劲:
“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回马枪!牛逼!干死那帮龟孙!”
“战士们加油啊!一定要冲出去!”
“雅丽姐稳住!我们相信你!”
“这剧情太刺激了,比看电影还紧张!”
刘雅丽一边随着队伍快速行进,一边对着镜头,语气急促地解释:“家人们,这就是后来总结的‘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机动中调动敌人,寻找战机。
我们现在进行的,就是极具关键性的第二渡!
成败在此一举!”
夜色逐渐降临,山道崎岖湿滑,队伍在黑暗中艰难前行。
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偶尔传来的武器碰撞声、以及压抑的咳嗽声,打破了山野的寂静。
每个战士的心中都充满了问号,但求生的本能和对指挥员的信任,推动着他们麻木的双腿,向着赤水河,向着那个看似绝境的方向,一路奔去。
夜色浓重,山风凛冽。
队伍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强行军,每个人都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支撑着早已透支的身体。
刘雅丽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在心中飞速复盘自己的决策。
她知道历史的大方向,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细节——历史上,红军在扎西撤离时,曾巧妙布置疑兵,散布主力仍在扎西休整的假消息,成功地迷惑和迟滞了敌军。
而这一次,由于她的决策更侧重于执行“二渡赤水”这个核心动作,加上敌情来得太快,她未能来得及部署有效的佯动和掩护措施。
部队的撤离虽然迅速,但在经验丰富的敌军侦察兵眼中,这支大军转向的痕迹过于明显,几乎是指明了一条通往赤水河的路线。
“快!再快一点!必须在敌人追上之前渡过赤水河!”刘雅丽的命令一次次传达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