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1o 菊村的奇妙冒险 水卫星考察数据记录(1 / 4)
时间:生纪年七十五亿零三十七年(一季一年),水利星永日季47日。
地点:水卫星的“引力范围之内”
。
先,准备气囊。
水卫星没有陆地,只有海洋。
准确一点,整颗星球都是水,连地核地幔都没有。
因为水卫星周围的宇宙环境中,温度达到了零度以上,或者说五行星系的整体温度都比较高,水卫星边上的人造太阳和白矮星也多,于是乎——很温暖。
但是在水卫星的深层,还是冻结的冰岩。
毕竟,只有水利星的鲛人族、海族、鱼人族和变形族能够水下呼吸,只要有一点这四种基因以外的基因,基本无法直接水下呼吸。
而且,水下呼吸也意味着水里需要有呼吸气体,比如碳基生物需要的氧气或者氢气,或者硅基生物需要的二氧化碳。
而水卫星可没有氧气——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什么究极生物,都要老老实实穿太空服。
当然,金究星太空服是金究星的至高科技技术之一,在金究星研星际飞车之前早已经明出来。
一层非常薄的全息保护层,它是一种单纯的防真空保护装置,厚度非常薄,破损会自动修复并充入保护气体。
它是靠震动分子配合电化学连接原理,使真空被隔绝在外,且真空因为原子学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力,这东西也被利用于制作防弹衣和飞船保护的一层安全锁。
这种保护层在八万年前的金究星的肃清局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哇啊啊啊……”
随着一位金究星科研人员的惨叫声,一位驾驶员和菊村一同将飞车安稳停靠在了水时星的“地表”
,准确来说,是海洋上。
由于这颗星球……或者说,不是星球,是巨大陨石。
这颗巨大陨石只有纯粹无比的水,以及因为压力深埋“地下”
的固态氢和固态氧。
对,不是固态氢气或者固态氧气,而是带有金属光泽且有金属性质的固态氢和蓝色的固态氧——这估计就是“原子引力”
的来源。
每一颗原子都多少有着它自身的引力,大量相同物质在极度高纯度、高稳定性和高能量的环境下,引力就会诞生。
这就是一种“群居原子生态”
,让同类也能一同存活,就是这么离奇简单。
反正,这边的水面有着可怕的表面张力,不会因为有东西碰到就会水花四溅。
这就是无重力环境。
一颗巨大的冰陨石球体在太空中这样飘,想想就很不可思议。
这回的任务,是抽取水卫星回收太空中的水分,然后拿去做为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原料。
氢作为核聚变最优秀的原始材料,就是因为它是最容易固定的能量。
只要不断利用氢元素的破坏制造能量,以及用能量无中生有,制造氢元素,能量本身总值是上升的,这就是大自然。
创造物质居然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是因为能量被创造的同时也会因为半衰期自然消失。
再怎么稳定的物质,在这个宇宙之中,也必须遵循耗尽原则和创造原则。
说质量守恒的,都是科技不达的低级文明,连医疗科技都做不到断肢再生或者神经元电信号控制义肢。
“要抽取多少?”
菊村将抽水设备装载完毕。
毕竟这颗星球没有引力,只有深层水压。
等到水利星带着水卫星进入永夜轨道里,水卫星就会变成一颗大冰球。
曾经在五行星系最内部的黑矮星,就是将整个五行星系变成宇宙真空地带的罪魁祸。
“抽取五十万百万实(约合25ot),然后催化分解后将氢固态化保存起来。”
金究星科学家说完后,还吐槽这“开采技术都可以直接深潜挖掘氢矿石,联盟却禁止”
之类的事情。
边上还有同样正在作业的飞船,也配着联盟人员进行工作。
很快,这些来自木恒星的铂催化分解器开始运转,淡蓝色的纯氧砖和银金属光泽的纯氢砖被生产出来,温度都在-265c左右。
“这个碰了绝对冻伤……”
菊村拿着隔温手套,体验触摸了一下这些纯粹的单质元素砖。
氢锭的触感……和金属无异,并且带有一种“坚硬带着软”
的奇怪触感。
而氧却非常“易碎”
,感觉很脆的样子。
一块大约体积有一个歌剧院大的氢锭就可以做出一个给地球用上两百亿年的小太阳,最终大小虽然比月球小一点,但是比人类的天然太阳好用一万倍。
多出来的氧,自然会被用于科技产业上。
而且这种压缩氧可以用于降温、呼吸,正好可以用于人造太阳的维修保养时,那些维护者的使用,简称原汤化原食。
很快,水卫星在天空观测中的大小比原先大概小了……几乎没有。
反而,水卫星看上去似乎还有点变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