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朱棣:大明后继有人了!(1 / 2)

加入书签

朱高煦那张阴沉的脸,在草原的寒风中,几乎要凝结成冰。

他死死地盯着朱瞻基,又看了看他手中那颗属于马哈木的头颅,胸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一个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不紧不慢地响了起来。

“汉王殿下。”

蓝武缓步上前,恰好挡在了朱高煦与朱瞻基的中间。

“这眼神,莫非是想要杀人不成?”

一句话,让场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

朱高煦的注意力,终于从朱瞻基的身上,转移到了蓝武身上。

如果说刚才只是愤怒,那么现在,他的怒火中,便多了几分怨毒与不敢置信。

“蓝武!”

朱高煦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

他听出来了。

蓝武这不仅仅是在为朱瞻基解围,更是在旗帜鲜明地宣告自己的立场。

他,凉国公蓝武,站在了皇太孙朱瞻基这一边。

枉他之前还一直以为,蓝武这样的纯粹武将,会更欣赏自己这样的马上王爷,未来会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痴心妄想。

这一刻,朱高煦是真的动了杀心。

他真想不顾一切,挥动手臂,让自己身后那十五万大军,将面前这两个碍眼的家伙,连同那几千残兵,一起碾成肉泥。

但他终究没有那么做。

理智,在最后关头,还是压倒了冲动。

他身后的是大明的军队,是父皇的军队,却不是他朱高煦的私人武装。

这些将士,可以跟着他冲锋陷阵,可以为大明流血牺牲。

但绝不可能,听从他一个亲王的命令,去屠杀大明的皇太孙,去攻击战功赫赫的凉国公。

那样做,不是勇武,是谋反。

他朱高煦再莽,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身后这些士兵,其中有一大半都认识蓝武,当年蓝武在北平的时候,甚至很多将领都是蓝武的手下,若他和蓝武真打起来,这些人还不指定听谁呢!

蓝武平静地迎着朱高煦那几欲噬人的注视,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旗帜鲜明地站队,这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之前不表态,是因为皇帝春秋鼎盛,作为臣子,只需要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就足够了。

但如今,已经快要到永乐十二年了。

朱棣的年纪越来越大,有些事情,也该有个明确的态度了。

太子爷仁厚,但守成有余,开创不足。

而这位皇太孙,经此一役,已经初具铁血君王的雏形。

自己今日,就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他扶上马,再送一程。

如此一来,自己就成了保皇党了。

蓝武觉得,如今他支持朱瞻基,远比模棱两可,继续若即若离,要更得朱棣信任和放心。

此刻。

双方谁也没有再说话,但空气中的交锋,却比刀剑碰撞还要激烈。

最终,还是朱高煦先败下阵来。

他重重地冷哼一声,猛地一勒缰绳,调转马头,不再去看那两人。

“收拢降兵,打扫战场!”

他对着自己的部将,粗声粗气地吼道,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这些琐事上。

蓝武见状,也是微微一笑。

他转过身,对着朱瞻基说道:“殿下,这里既然有汉王殿下处理后续,咱们也该回去了。”

“是,师父。”

朱瞻基此刻对蓝武的佩服,已经达到了顶点。

面对手握十五万大军,怒火中烧的二叔,师父只用了寥寥数语,便化解了危机,还反将了对方一军。

这份气度,这份手段,让他心折不已。

蓝武没有再在此地多做停留,甚至没有去和朱高煦打一声招呼。

他直接带着自己的五千精骑,汇合了平安的大部队,便浩浩荡荡地向南而去。

只留下朱高煦和他的十五万大军,对着一片狼藉的战场,以及满地的尸首,在草原的寒风中凌乱。

南下的路,走得很快。

没有了战争的压力,归心似箭的将士们,马蹄都轻快了几分。

半个月后,大军便顺利返回了哈密卫。

永乐十二年,二月。

京师,紫禁城。

一匹快马自德胜门狂奔而入,马上的骑士满身风霜,背上插着代表最高等级军情的玄色令旗。

“西路军大捷!八百里加急!”

嘶哑的呐喊声划破了京城清晨的宁静,沿途的军民百姓无不纷纷避让,脸上带着惊愕与狂喜。

捷报!

是西北的大捷!

不到半个时辰,这份凝聚了无数将士鲜血与功勋的奏疏,便被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奉天殿暖阁的书案之上。

朱棣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在殿内。

他缓缓展开那份带着草原风沙气息的奏疏,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起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