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学问(1 / 2)
等人走光了,郑思瑶才松了口气,亲昵地挽住谢冬梅的胳膊,小声说:“妈,咱们不去食堂。现在正是人最多的时候,跟打仗似的,排队就得排半天,排到了好菜也早没了。我能挤,可不能让您跟着受罪。”
她说着,拉着谢冬梅就往学校后街的方向走:“我们去上次那家饭馆,干净又好吃。”
母女俩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郑思瑶熟门熟路地点了一盘醋溜白菜,一碗红烧肉,又要了两碗白米饭。
饭菜很快端了上来,香气扑鼻。
“妈,您知道吗?我们宿舍有个同学,叫刘丽,她老家是东北的,说话可有意了,天天‘咱’啊‘嘎哈呢’,把我们一屋子人都带跑偏了……”
“还有我们教官,黑得跟块炭似的,罚我们站军姿,自己却躲在树荫底下喝汽水,被我们抓了个正着,他还嘴硬说是白开水,笑死我们了。”
郑思瑶一边往谢冬梅碗里夹肉,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阳光从木格窗棂透进来,照在她年轻飞扬的脸庞上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谢冬梅安静地听着,偶尔应和一句,心里却是一片柔软。
她看得分明,眼前的这个姑娘,已经完全褪去了刚从邹家村出来时的那股子不安。
可现在,她自信、开朗,像一株迎着太阳使劲生长的向日葵。
这就够了。
自己这一趟重生,能把这丫头从那个泥潭里捞出来,让她活出个人样,比什么都值。
郑思瑶正说得起劲,忽然一拍自己的脑门。
“妈,瞧我这记性!我们辅导员前两天还跟我说,要是您来学校了,让我一定带您去她办公室坐坐呢!”
谢冬梅夹菜的动作顿了顿:“你们辅导员找我?”
“嗯!”郑思瑶点点头,“她说想当面谢谢您呢!就因为祛暑茶的事儿。”
“行,那吃完饭,咱们就去拜访一下。”谢冬梅没多想,老师的情面总是要给的。
吃完饭,谢冬梅又在路口的水果摊上称了两斤橘子,用网兜提着,才跟着郑思瑶往教师办公楼走去。
辅导员的办公室是好几个人一间,郑思瑶领着谢冬梅进去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正在备课的年轻女老师抬起了头。
“郑思瑶同学?你……”她的目光落在郑思瑶身后的谢冬梅身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连忙站起身,“这位就是阿姨吧?快请坐,快请坐!”
辅导员姓陈,叫陈静,看上去也就三十岁不到的样子。
她一边给谢冬梅倒了杯搪瓷缸子装的白开水,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
陈静的热情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审视。
她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梳着普通妇人发髻的中年女人。
模样周正,气质沉静,但怎么看都跟传闻中那个能跟京城中医泰斗掰手腕的‘神医’形象,差着十万八千里。
谢冬梅像是没察觉到她的打量,将手里的网兜往前递了递,脸上挂着得体的笑:“陈老师,郑思瑶平常没少给您添麻烦吧?一点橘子,您和办公室的老师们解解渴,别嫌弃。”
陈静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更职业化了些:“阿姨,您这可太客气了!思瑶这孩子懂事又努力,是我们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可没添什么麻烦!”
她嘴上客气着,却没伸手去接那网兜,只是示意谢冬梅把东西放在旁边的空桌子上。
那态度,显然没把这两斤橘子放在心上,她的心思,全在别处。
“阿姨,快坐。”陈静拉过一张椅子,自己也坐了下来,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副谈心的架势,“听思瑶说,您家是世代行医的?”
谢冬梅端起搪瓷缸子呷了一口才点头道:“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混口饭吃。”
“可不止是混口饭吃这么简单吧?”陈静的探寻道,“您那祛暑茶,效果是真好。还有上次那个张援朝同学的父亲,那可是多年的老毛病了,多少大医院都瞧不好,您几针下去,一副药就见了效,这可不是一般的大夫能有的本事。”
郑思瑶在一旁听着,小脸蛋上全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谢冬梅放下水杯,“凑巧罢了,那病人的症候,正好是我家祖传方子里头有记载的。至于这祛暑茶,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就是些清热解毒的草药,不值一提。”
她越是这般云淡风轻,陈静心里就越是笃定。
这就是高人风范啊!
“阿姨,您太谦虚了。”陈静笑了笑,索性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抛出了底牌,“不瞒您说,就因为您这祛暑茶和救人的事,我们校长都惊动了。他还特意给京市的姚老打了个电话。”
陈静继续说道:“姚老在电话里,对您的医术可是赞不绝口,说您的针法得了古法精髓,是他生平罕见的。还说……要是您愿意,京城那几家大医院的门,随时都为您敞开呢!”
↑返回顶部↑